淳熙天子课农桑,黄閤鸿儒绾郡章。
文物升平今已远,断篇流落入僧房。
淳熙天子课农桑,黄閤鸿儒绾郡章。
文物升平今已远,断篇流落入僧房。
这首诗描绘了淳熙年间皇帝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情景,天子亲自督导,学识渊博的学者担任地方官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反映国家繁荣与文化昌盛的典籍已经远离了尘世,只能在僧人的居所里作为残篇流传。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文化衰落的感慨,以及对古代文明遗迹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文物升平"四字,凸显了对盛世景象的追忆,而"断篇流落"则揭示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遗失。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深沉历史感慨的咏史之作。
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
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
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
酷暑虽暂解,馀威难速收。
金火两相抟,火壮金欲流。
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
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