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
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
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
酷暑虽暂解,馀威难速收。
金火两相抟,火壮金欲流。
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
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
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
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
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
酷暑虽暂解,馀威难速收。
金火两相抟,火壮金欲流。
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
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游图景,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个人历史记忆的怀念之情。开篇两句“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设定了时间背景和空间环境,诗人在同一天重游旧地,清风徐来的槐树下系着简陋的小船。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的情感连续性。
接着,“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展示了诗人亲近自然、登高望远的情状。筇竹杖是古代文人常用的随身之物,而“朝上龟山头”则显示出诗人的壮志凌云。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这一句,则从景观转向宏大的自然哲思。百川归一,暗示了诗人对世界、宇宙的统一感和深远的思考。浩渺蟠天流,更是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艺术灵感,同时怀念过去美好的时光。徙倚,即舒适地依靠;弄佳音,则是在山水间寻觅美妙的声音。啸歌,是一种古代的吟唱方式,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宣泄。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京城生活的淡然与对时光流转的无奈感受。京都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繁华与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而“岁月复临秋”则是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后续几句“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酷暑虽暂解,馀威难速收。金火两相抟,火壮金欲流”,描绘了一幅天文与气象的壮丽画面,也隐喻着政治社会的变迁和动荡。这几句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
最后,“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某种可能的忧虑和准备,以及对当前情况的适应与等待。这几句充满了政治隐喻和个人战略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