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蜡梅二首·其一》
《蜡梅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谁将栗玉刻蜂房,巧向梢头取次妆。

羞得江梅都避舍,满园不见一枝芳。

(0)
翻译
是谁把坚硬如栗子的玉石雕刻成蜂巢形状,巧妙地装饰在树梢上。
这精致的艺术品让江边的梅花都感到羞愧,纷纷躲藏起来,整个园子里再也见不到一枝梅花开放。
注释
栗玉:比喻坚硬的玉石,如栗子般坚实。
蜂房:比喻精细的雕刻,像蜜蜂窝一样密布。
梢头:树枝的顶端。
取次妆:巧妙地装饰。
羞得:形容事物因感到惊讶或自卑而避开。
江梅:指梅花,因其常生于江边而得名。
避舍:躲避,离开住所。
一枝芳:一枝开放的梅花,象征着梅花的美丽。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蜡梅的诗歌,通过对蜡梅独特外观和生长习性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谁将栗玉刻蜂房"一句,以精巧的比喻形容蜡梅花蕾的形态,既强调了其外观上的精致,也暗示了蜡梅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坚韧不拔。"巧向梢头取次妆"则进一步描摹蜡梅花朵开启之际的细腻美感,梢头即是枝尖,蜡梅在最末梢处绽放,更显得其独特。

接着,“羞得江梅都避舍”一句,通过蜡梅与其他梅花相比的设定,传达了一种诗人对蜡梅之美的赞叹。这里的“羞得”,并非贬义,而是形容蜡梅之独特和卓尔不群,使得其他梅花都像是避而远之。

最后,“满园不见一枝芳”则进一步强化了蜡梅在寒冷中独自绽放的意象。这里的“满园”,指的是整个园林,而“不见一枝芳”却突出了蜡梅的孤独与特别,使得诗人对其有着更深层次的欣赏和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蜡梅外观和生长习性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独特性以及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送韩伯声令宣化·其二

分野三湘北,专城百粤西。

且驯蒲邑雉,莫哂武城鸡。

事简官能傲,山名诗有题。

亦闻饶桂树,莫惜寄幽栖。

(0)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其五望玉女峰

未向墉城去,閒游桂海间。

绮霞垂綵袖,香雾染新鬟。

不是望夫石,非同倚市颜。

惟看明月下,幽意似相关。

(0)

论学四首·其二

感慨千年绝学来,徒将影响自疑猜。

悬思妙悟翻成寐,更说真修转属乖。

万里只从跬步去,六经都把现前该。

平平是法无凡圣,直向羲皇未画开。

(0)

拟古诗二十首·其五

海上三神山,虚无切太清。

黄金装宫阙,白玉三重城。

非丝复非竹,音响何泠泠。

谁能为此曲,无乃安期生。

凤凰舒羽仪,玄鹤集云亭。

身世在何许,耳目殊音形。

长跽谢仙翁,下界俱含情。

何当三万里,随风送天声。

(0)

寄梁思立藩参

十载交知奈尔何,逍遥梁苑足经过。

深杯竹叶浮云尽,短发杨花细雨多。

潦倒欲收任氏钓,沈冥还和郢人歌。

只今狂态非吾昔,独倚春风长薜萝。

(0)

初入罗浮山作·其四

山鸟何太奇,五文分毛质。

渴饮元露浆,饥食碧梧实。

终年不飞鸣,时为幽人出。

我欲执此鸟,施罗叹无术。

神物任变化,何必相促迫。

昔有孤高士,炼食朱明陲。

丹成日飞升,遗灶今在兹。

旷哉超世心,千古有馀思。

黄鹄不可驭,欲往终难期。

置此杳冥事,攀云信所之。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