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入燕州白日沉,寒云莽莽水阴阴。
亦知匕首无成事,只重荆轲一片心。
老马过宫频内顾,高台游客独长吟。
朱书玉简先朝物,流落人间直至今。
地入燕州白日沉,寒云莽莽水阴阴。
亦知匕首无成事,只重荆轲一片心。
老马过宫频内顾,高台游客独长吟。
朱书玉简先朝物,流落人间直至今。
这首诗《燕台怀古》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对燕州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追思与感慨。
首联“地入燕州白日沉,寒云莽莽水阴阴”,以壮丽而略带凄凉的景象开篇,白日西沉,燕州大地笼罩在一片苍茫的寒云和阴暗的水面之中,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颔联“亦知匕首无成事,只重荆轲一片心”,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行为虽未达成目的,但其忠诚与勇气值得铭记的感慨。这里“匕首无成事”既是对荆轲行动的无奈结局的描述,也是对历史上许多英雄壮志未酬的普遍现象的反思。
颈联“老马过宫频内顾,高台游客独长吟”,通过老马回顾旧宫和游客独自吟唱的场景,进一步深化了怀古的主题。老马的“内顾”象征着对过往辉煌的怀念,而游客的“长吟”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事迹的追忆。
尾联“朱书玉简先朝物,流落人间直至今”,将话题转向历史遗留的文物,如朱书玉简,这些物品虽历经朝代更迭,却依然留存于世,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暗示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
整体而言,《燕台怀古》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精神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