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清幽号碧云,朅来正值淡秋旻。
时霏四点五点雨,都现满字半字文。
野鸟下来谈梵谛,俗僧去尽悦声闻。
炉中何用沉檀火,意叶心香大地薰。
山寺清幽号碧云,朅来正值淡秋旻。
时霏四点五点雨,都现满字半字文。
野鸟下来谈梵谛,俗僧去尽悦声闻。
炉中何用沉檀火,意叶心香大地薰。
这首诗描绘了碧云寺的清幽与宁静之美。首句“山寺清幽号碧云”,以“碧云”二字形象地勾勒出寺庙所处环境的高远与清雅。接着,“朅来正值淡秋旻”一句,点明了来访的时间是淡雅的秋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时霏四点五点雨,都现满字半字文”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滴轻轻洒落的情景,仿佛在纸上留下了点点墨迹,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深邃。
“野鸟下来谈梵谛,俗僧去尽悦声闻”则进一步渲染了寺院的清净与祥和。野鸟的低语仿佛在谈论佛理,而俗世的僧人已离去,只剩下对佛法的虔诚与喜悦。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炉中何用沉檀火,意叶心香大地薰”两句,以炉火为喻,说明内心的香火比外在的物质更为重要。这里的“意叶心香”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善良,暗示了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觉醒与净化,而非外在形式的装饰。整首诗通过对碧云寺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汉朝最贵文学掾,况遇明时早及瓜。
乡国几年工取友,诗书累世克承家。
斜飞聊展天南翼,逸兴应随海上槎。
闻说秦人遗迹在,更寻渔父问桃花。
独听松风度九夏,两鬓无情生二毛。
渠侬翰墨流声远,老我山林畜眼高。
往日相从不知乐,只今说梦竟徒劳。
男儿肯受人拘束,相见频频赋大刀。
半岁无书界我胸,短蓬念汝过残冬。
官情但可京口酒,客梦应随浮玉钟。
弃纵向来缘底事,妍妆今日为谁容。
书来剩喜归期近,伴我清吟倚老松。
侯门无罴虎,进者何趑趄。
主人畏客来,有甚虎与罴。
彼此情不安,逢迎反忧悲。
我爱田上翁,面有无求姿。
不怨春作苦,联以岁晚期。
藜藿如羊枣,豆粟兼晨炊。
西风作霜晴,晓寒起呼儿。
大儿收橡实,小儿拾松枝。
无求当自求,勿用他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