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岁无书界我胸,短蓬念汝过残冬。
官情但可京口酒,客梦应随浮玉钟。
弃纵向来缘底事,妍妆今日为谁容。
书来剩喜归期近,伴我清吟倚老松。
半岁无书界我胸,短蓬念汝过残冬。
官情但可京口酒,客梦应随浮玉钟。
弃纵向来缘底事,妍妆今日为谁容。
书来剩喜归期近,伴我清吟倚老松。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徐瑞在收到宗玉弟弟从京口寄来的书信后,内心充满喜悦的心情。他感到半年未见的书信如同一道宽慰,消除了心中的孤寂。诗人想象在京口畅饮美酒,沉醉于梦境中,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钟声,象征着生活的浮华与暂时的忘却。
他反思自己为何会有离群索居的生活,以及妆扮得如此美丽的女子如今是为了谁而打扮。收到书信让他欣喜,因为这意味着回家的日子近在咫尺。最后,他表达了在清冷的环境中,倚靠老松,独自享受这份归期将至的喜悦和宁静。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渴望,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寓含着淡淡的乡愁和对家庭团聚的期待。
条风淡荡春将半,倚栏忽听莺声乱。
隔竹绵蛮别样啼,绕林睍睆相呼唤。
相唤相呼不住声,声声偏动冶游情。
王孙载酒青楼醉,美女寻芳紫陌行。
青楼紫陌春风遍,一种娇声千万变。
彷佛秦筝出谷闻,依稀羌笛随风啭。
秦筝羌笛韵悠扬,几处欢娱几断肠。
闺中少妇悲征戍,路上行人忆故乡。
故乡渺何许,莺声何太苦。
征戍隔辽阳,闻莺空自伤。
莺来莺去自年年,听此啼声倍可怜。
百年愁鬓声中改,九十春光舌上迁。
莫叹韶华如转毂,爱莺且赋听莺曲。
但得长闻柳外声,何辞频进杯中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