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孰上人溪上居,碧松摇雨晚凉初。
谁将六角竹枝扇,来问羲之觅草书。
姑孰上人溪上居,碧松摇雨晚凉初。
谁将六角竹枝扇,来问羲之觅草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姑孰上人溪上居",开篇即点出地点和人物,上人指僧人,姑孰是地名,暗示了诗中主人公在溪边的隐逸生活。"碧松摇雨晚凉初",通过描绘碧绿的松树在傍晚细雨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透露出初秋的凉意。
后两句"谁将六角竹枝扇,来问羲之觅草书",则转而聚焦于互动与情趣。诗人想象有谁手持六角形的竹扇,可能是来访的友人,特意前来向居住在溪边的冲雅师请教书法,特别是王羲之的草书艺术。这不仅体现了冲雅师的书法造诣,也暗含了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与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位隐居僧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他与外界文人之间的一段文化互动,展现出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名利走朝市,山居良独难。
况复山中人,读书不求官。
东嵓有佳致,书室方丈宽。
彼美元夫子,学道如观澜。
孔孟泽有馀,曾颜膏未残。
向来种德深,直与山根蟠。
之子起其门,孤凤骞羽翰。
计偕聊尔耳,平步青云端。
朅来游京师,士子拭目观。
礼部天下士,文盟今欧韩。
一见折行辈,殆如平生欢。
舞雩咏春风,期著曾点冠。
五言造平淡,许上苏州坛。
我尝读子诗,一倡而三叹。
世人非无才,多为才所谩。
高者足诋诃,下者或辛酸。
吾子忠厚姿,不受薄俗漫。
晴云意自高,渊水声无湍。
他日传吾道,政要才行完。
会使兹山名,与子俱不刊。
《李平甫为裕之画系舟山图閒閒公有诗某亦继作》【金·杨云翼】名利走朝市,山居良独难。况复山中人,读书不求官。东嵓有佳致,书室方丈宽。彼美元夫子,学道如观澜。孔孟泽有馀,曾颜膏未残。向来种德深,直与山根蟠。之子起其门,孤凤骞羽翰。计偕聊尔耳,平步青云端。朅来游京师,士子拭目观。礼部天下士,文盟今欧韩。一见折行辈,殆如平生欢。舞雩咏春风,期著曾点冠。五言造平淡,许上苏州坛。我尝读子诗,一倡而三叹。世人非无才,多为才所谩。高者足诋诃,下者或辛酸。吾子忠厚姿,不受薄俗漫。晴云意自高,渊水声无湍。他日传吾道,政要才行完。会使兹山名,与子俱不刊。
https://shici.929r.com/shici/gspzqVpEf6.html
地肺包山两洞庭,休持独立妒娉婷。
安吴待尔潜夫论,哀郢悽余思旧铭。
京口难忘兵与酒,濠梁举似厉怜莛。
连横今日横如此,抉眼东门不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