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识诗情性,为官亦是清。
吉人天不祐,直道世难行。
寄讽曾称菊,思归或上城。
赠余诗一轴,追和隔今生。
因识诗情性,为官亦是清。
吉人天不祐,直道世难行。
寄讽曾称菊,思归或上城。
赠余诗一轴,追和隔今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所作的《哭翁诚之(其一)》。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翁诚之的品性与遭遇,表达了对他的深深哀悼和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仰。"识诗情性"四字揭示了翁诚之的文学修养和情感世界,"为官亦是清"则赞美了他的廉洁为官。然而,"吉人天不祐,直道世难行"两句则暗示了他在世间的坎坷,尽管品行端正,但命运多舛,正直的道路在现实中难以顺畅。
"寄讽曾称菊,思归或上城"进一步表达了翁诚之可能以菊花自比,象征高洁,同时流露出他对归隐的渴望。最后,诗人感慨万分,虽然翁诚之已经离世,但诗人仍珍藏他的赠诗,并表示自己无法回应,只能在心中追和,留下的是跨越生死的遗憾和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翁诚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雾羃檐牙,云堆屋角,苔痕绿满闲庭。
乍密旋疏,无端又复盆倾。
新凉暗消溽暑,泛方塘、泡影晶莹。
风过处,听竹敲清响,荷戛繁声。
那更萧萧飒飒,搅柔肠欲碎,愁损双成。
水态山容,微茫望不分明。
遥峰瀑飞银练,映◇烟、一塔伶俜。
凭画槛,盼何时、来眺晚晴。
凉霄月影,照碧纱窗外,刺来欲逗。
冬心深护寒风里,正是缝裳时候。
云软铺绡,雪深卷絮,乞与苍髯瘦。
针神谁擅,天衣无缝能就。
却怪春色年年,名园桃李,毕竟谁工绣。
偏是翠钗甘寂寞,依旧空空妙手。
制芰成衣,纫兰为佩,或是同心友。
离离山上,绿苗新吐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