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淮阴娑罗木,霜露荣倅今何如。
能令草木死不枯,当时为有北海书。
荒碑雨侵苔藓湿,尚写墨本传东吴。
楚州淮阴娑罗木,霜露荣倅今何如。
能令草木死不枯,当时为有北海书。
荒碑雨侵苔藓湿,尚写墨本传东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表达了对过去某些事物或人物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楚州淮阴娑罗木"、"霜露荣倅今何如",描绘了一种萧瑟秋色,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能令草木死不枯"一句,可能是在赞美某种力量或智慧,即便是自然界,也难以做到这一点,而当时的书信则似乎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
接下来的"当时为有北海书",提及了历史上的一段往事,或许是一位文人墨客留下的著作,这份著作如同珍贵的遗产,被后世所传颂。"荒碑雨侵苔藓湿"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物质衰败的一个描写,古老的碑刻因年华的洗礼而渐渐模糊不清,生长在其上的苔藓也被雨水浸湿。
最后两句"尚写墨本传东吴",可能是在说尽管时间让一切变得陈旧,但那份智慧和文笔依然流传于世,影响着后来的东吴(或许是指某个地区的文化)。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记忆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一种缅怀和敬仰之情。
明堂一柱擎天,眼看黄阁空诸老。
平生方寸、班班四字,诚心公道。
玉帐云旗,金城露布,尚勤征讨。
向淮头蜀口,一时做就,安石传、孔明表。
谈笑妖氛如扫。
看整齐、乾坤都了。
衮衣赤舃,归来廊庙,雍容师保。
三相一门,双亲千岁,人间蓬岛。
举黄封,细唱调羹,官梅上、正春早。
举杯长揖常娥,高情怜我霜髯白。
婆娑树底,老蟾何物,千秋一色。
一镜高悬,肺肝洞烛,了无尘隔。
任忆千万里,同然玉界,都不管、天南北。
老子萍蓬踪迹。
对西风、几番行役。
平生玩事,从头细数,山川历历。
明月明年,知它何处,能如今夕。
惜无人共我,登楼酹古,一笑横笛。
归来袖手江湖,不妨左右持螯白。
凉宵幸对,一轮端正,娟娟秋色。
万宇冰清,千林霜缟,更无云隔。
对金茎露冷,铜壶漏静,梧阴转、画桥北。
堪叹平生辙迹。
算纷纷、为谁驱役。
兔蟾应笑,蝇蜗累我,中年虚历。
抖擞吟情,徘徊舞影,可怜佳夕。
怅力微心在,梦中一曲,似黄楼笛。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
香名一点,西湖东阁,逊浦曾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几番南极星边,樽前常借南枝寿。
今年好处,冰清汉节,与梅为友。
老桧苍榕,婆娑环拱,影横香瘦。
把草庭生意,蛮烟尽洗,都付与、风霜手。
岭首小春时候。
看明宵、桂轮圆又。
此人此地,此花此月,宜诗宜酒。
把绣归来,调羹金鼎,西湖春后。
愿玉奴、岁与素娥不老,共人长久。
少年管领良宵,直须醉待东方白。
而今老去,何忧何乐,不空不色。
桐影横斜,桂香摇落,仙凡奚隔。
怅银桥梦断,玉箫声杳,人如在、楚天北。
冷眼乾坤陈迹。
笑英雄、等为形役。
庾楼袁舫,浩歌长啸,壮游曾历。
万里瑶台,乘风归去,不知何夕。
对冰轮孤负,欠千钟酒,与三弄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