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堞彤轩画障西,水云红树窣璇题。
鹧鸪欲绝歌声定,鸲鹆初惊舞袖齐。
坐对玉山空甸线,细听金石怕低迷。
东风夜月三年饮,不省非时不似泥。
粉堞彤轩画障西,水云红树窣璇题。
鹧鸪欲绝歌声定,鸲鹆初惊舞袖齐。
坐对玉山空甸线,细听金石怕低迷。
东风夜月三年饮,不省非时不似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自徜徉于自然之中的情景。开篇"粉堞彤轩画障西,水云红树窣璇题",通过对屏风和树木的描写,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展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美丽。
接着"鹧鸪欲绝歌声定,鸲鹆初惊舞袖齐",诗人似乎在倾听着远方传来的鸟鸣之声,而那仿佛即将消逝的歌声却又给予他一种确定感。同时,诗人的衣袖因鸟儿的惊扇而飘动,这些细节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中微小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
"坐对玉山空甸线,细听金石怕低迷"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着洁白如玉的山峰,心无杂念,只是细细聆听那清脆的金属声响,不愿意让这种美好的时光被世俗的声音打扰。
最后两句"东风夜月三年饮,不省非时不似泥",诗人回忆起三年前与友人在东风和夜月下共同举杯畅饮的情景,而现在却无法分辨那是否只是梦境一般。这里流露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独赏心中的宁静与美好。
人才最盛乾隆时,磊落九客须眉奇,中丞示我使我思。
伯思少日我早识,继识鱼门与幼植。
官于礼部遇沈郎,钱君吐文五色章。
我见夺目贡玉堂,是年因识周书昌。
景郑两君吾未见,但听声名知国彦。
我去燕山岁月侵,江边再遇沈与任。
后来但听悬归旐,一别天涯涕泪深。
惜哉诸客今零落,万里秋风馀一鹗,中丞独立淩江郭。
当年九客居京都,写摹同气为之图。
图内中丞方盛壮,今日霜华凝鬓上。
况复衡门老秃翁,梦寐平生惟恻怆。
接膝他乡理必离,写真佳士神恒王。
九客高才世所珍,中有直节高嶙峋,既没不朽真谏臣。
流传文笔皆千古,寥落弓裘得几人?
天留一客康世屯,中丞贵矣而能贫。
野树苍山秋复春,披褐作颂容耆民。
尺图千载传不泯,亦可髣髴于其人。
《九客图歌为王镇之中丞赋》【清·姚鼐】人才最盛乾隆时,磊落九客须眉奇,中丞示我使我思。伯思少日我早识,继识鱼门与幼植。官于礼部遇沈郎,钱君吐文五色章。我见夺目贡玉堂,是年因识周书昌。景郑两君吾未见,但听声名知国彦。我去燕山岁月侵,江边再遇沈与任。后来但听悬归旐,一别天涯涕泪深。惜哉诸客今零落,万里秋风馀一鹗,中丞独立淩江郭。当年九客居京都,写摹同气为之图。图内中丞方盛壮,今日霜华凝鬓上。况复衡门老秃翁,梦寐平生惟恻怆。接膝他乡理必离,写真佳士神恒王。九客高才世所珍,中有直节高嶙峋,既没不朽真谏臣。流传文笔皆千古,寥落弓裘得几人?天留一客康世屯,中丞贵矣而能贫。野树苍山秋复春,披褐作颂容耆民。尺图千载传不泯,亦可髣髴于其人。
https://shici.929r.com/shici/dSs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