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这首诗名为《废琴》,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一把被遗弃的古琴,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之间文化断裂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诗中开篇“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两句,引出主题,设定了一种历史悠久、蕴含深意的声音艺术形象。接着,“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中被忽略的感慨。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进一步描绘了这把琴的荒废状态,反映出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主题。而“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则表明尽管琴已经被丢弃很长时间,但它所留下的回声依然清晰,这或许象征着诗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缅怀。
最后两句,“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表达了诗人即便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也愿意为了这把琴而演奏,并通过对比“羌笛与秦筝”,抒发了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的尊重和怀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件物品的描写,更是一种文化情感的表达,是诗人对于历史传承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绝节无缓响,伤雁有哀音。
非同年岁意,谁共别离心。
伊昔谬通途,冠屣预人林。
浮江望南岳,登潮窥海阴。
孰谓游居浅,慕美久相深。
萋萋春草秀,嘤嘤喜候禽。
长物尽明茂,尊盛独幽沈。
之子安所适,我方栖旧岑。
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伊洛既燎烟。
函崤没无象。整装辞秦川。秣马赴楚壤。
沮漳自可美。客心非外奖。常叹诗人言。
式微何由往。上宰奉皇灵。侯伯咸宗长。
云骑乱汉南。宛郢皆扫荡。排雾属盛明。
披云对清朗。庆泰欲重叠。公子特先赏。
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并载游邺京。
方舟泛河广。绸缪清燕娱。寂寥梁栋响。
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