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见孤云掩室》
《送僧见孤云掩室》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若见孤云与老开,款从囚口录将来。

须知北涧无涓滴,但道亲曾探水回。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若见孤云与老开”,以“孤云”象征着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与“老开”形成对比,暗示着在自然的引导下,心灵得以解放,与宇宙万物相融合。这里的“老开”可能指的是年长的僧人或诗人自己,通过与自然的对话,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启发。

次句“款从囚口录将来”,“款从”意味着以诚恳的态度,从内心深处挖掘和记录下自然界的启示。这里的“囚口”可能象征着束缚心灵的世俗观念或烦恼,通过与自然的交流,这些束缚被逐渐释放,心灵得以自由地表达和理解。

第三句“须知北涧无涓滴”,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纯净与丰富。北涧虽小,却能汇聚无数细流,象征着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能蕴含深邃的意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比喻,提醒人们即使面对生活的琐碎,也应保持一颗发现美的心。

最后一句“但道亲曾探水回”,表达了诗人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深刻理解了自然与内心的联系。这里的“探水回”可能是指深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并从中获得心灵的回归和平静。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即通过亲自体验和观察,才能真正领悟到自然之美和生命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禅宗中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之美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记录,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浯溪

壁立石青苍,邻溪复枕江。

刊铭传不朽,文笔老无双。

怪树森圆幄,□□寄□幢。

奇踪□异景,□□□□□。

(0)

题天童全老

天童宝楼阁,铜钉敞朱扉。

一老烧香后,诸禅乞食归。

天听涂毒鼓,神捧苾刍衣。

说了村夫偈,依然入翠微。

(0)

送吴信叟

人生聚散只寻常,特地关情是异乡。

夜话不知边月落,离愁还似峡江长。

抟风有力须腾上,守塞无能合退藏。

黄阁有人如见问,为言衰病忆东阳。

(0)

和刘太守十洲诗.雪汀

谁把平毡水上开,坐看飞絮扑琼台。

酒豪耳热笙歌沸,应怪幽人此地来。

(0)

花光仁禅师以墨戏见寄以小诗致谢

禅心已出包区宇,墨海翻腾作雪梅。

三昧笔端俱戏事,定馀幽室暗香来。

(0)

楼上曲

金徒抱箭寒更起,寂寞孤城一千里。

姮娥擎出月华来,白玉楼台莹如水。

上有佳人红粉妆,妙年学得吹霓裳。

呼儿将出紫玉笛,一声天外流宫商。

清商欲尽何幽咽,曲调不成声断绝。

罗衣掩泪愁向天,手把瑶华歌一阕。

寒蟾出兮明星稀,良人阻兮天一涯。

凭轩遥望兮心伤悲,愿随鸿鹄兮高飞。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