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鬟敛翠。柳下门初闭。门外一川风细细。
沙上暝禽飞起。今宵水畔楼边。风光宛似当年。
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
烟鬟敛翠。柳下门初闭。门外一川风细细。
沙上暝禽飞起。今宵水畔楼边。风光宛似当年。
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
这首宋词《清平乐·其二》是周紫芝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怀旧的画面。开篇“烟鬟敛翠”,以女子如烟如翠的秀发形容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形象生动。接着,“柳下门初闭”暗示了时间已晚,门扉紧闭,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门外一川风细细”,进一步描绘了门外江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远处的禽鸟在暮色中悄然归巢。“沙上暝禽飞起”,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更显环境的幽寂。进入夜晚,诗人思绪飘向过去,“今宵水畔楼边”,似乎回到了往昔的某个夜晚,那里的风光依旧美好如昔。
最后两句“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旧日伴侣的深深怀念,以及独自凭栏眺望,无人共享这月光下的美景的孤寂之情。整首词以景生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去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