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钟声隔幔闻,笋舆十里度秋云。
山家岁计占农事,客子年光付吏文。
岐路软红随马去,远山晴翠过江分。
联珠倚玉多佳致,此日同行赖有君。
昭觉钟声隔幔闻,笋舆十里度秋云。
山家岁计占农事,客子年光付吏文。
岐路软红随马去,远山晴翠过江分。
联珠倚玉多佳致,此日同行赖有君。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将过新都秋晓同卫?川东行》描绘了清晨穿过秋意浓厚的山水景色,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昭觉钟声隔幔闻”,以钟声起兴,暗示了清晨的宁静与僧侣生活的虔诚。接下来,“笋舆十里度秋云”形象地写出乘坐竹制小车在秋云笼罩的山路上行进,流露出闲适悠然的气氛。
“山家岁计占农事”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自然的敬畏。而“客子年光付吏文”则反映了诗人作为旅人的身份,感叹时光匆匆流逝,日常事务被文书所占据。接下来两句“岐路软红随马去,远山晴翠过江分”,通过描绘沿途的景色变化,展现了旅途的动态美。
最后两句“联珠倚玉多佳致,此日同行赖有君”,诗人赞美同行伙伴的美好品质,认为有他的陪伴使旅途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诗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展示了旅途的风景,也流露出诗人的人生感慨。
薄薄酒,胜独醒。丑丑妇,胜鳏茕。
笙歌鼎沸不须羡,松风满耳自足听。
前遮后拥未必乐,邀月对影堪娱情。
晚食有味可当肉,衡宇无灾胜列屋。
鲁东门外听钟鼓,齐宣堂下状觳觫。
何如巢林一枝,饮河满腹。
水硙多至三十具,胡椒满贮八百斛。
何如浊酒一杯,弹琴一曲。
子平为富不如贫,子方称贱能骄人。
高明之家鬼可瞰,网射纳税官不嗔。
中山醇醪醉千日,文君远山致消渴。
不如茆柴百钱可一斗,荆钗白头长相守。
边头八月秋田熟,南村北村夜舂粟。
大平车子走无轮,载米入场声辘辘。
官置斗斛人自量,市价日与时低昂。
得钱却载车上去,出门掉臂归山乡。
老翁扶杖笑且语,大儿踏歌小儿舞。
酒酣歌罢喜复悲,却忆前年输籴苦。
田头刈禾人未归,吏已打门嗔我迟。
名为和籴实强取,使我父子长寒饥。
今年官场有籴米,卖米得钱固其理。
力排众议改旧法,闻说郎中人姓李。
小民无力酬天公,但愿谷米年年丰。
年年与官足兵食,三军饱食眠秋风。
郎中归坐天子侧,更与小民说休戚。
莫使明年复开籴,老翁还作前年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