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罢籴行》
《罢籴行》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古风

边头八月秋田熟,南村北村夜舂粟。

大平车子走无轮,载米入场声辘辘。

官置斗斛人自量,市价日与时低昂。

得钱却载车上去,出门掉臂归山乡。

老翁扶杖笑且语,大儿踏歌小儿舞。

酒酣歌罢喜复悲,却忆前年输籴苦。

田头刈禾人未归,吏已打门嗔我迟。

名为和籴实强取,使我父子长寒饥。

今年官场有籴米,卖米得钱固其理。

力排众议改旧法,闻说郎中人姓李。

小民无力酬天公,但愿谷米年年丰。

年年与官足兵食,三军饱食眠秋风。

郎中归坐天子侧,更与小民说休戚。

莫使明年复开籴,老翁还作前年泣。

(0)
注释
秋田:秋季的农田。
夜舂粟:夜晚舂米。
大平车子:大型平板车。
辘辘:车轮滚动的声音。
斗斛:古代容量单位。
和籴:官府以低价强制购买粮食。
强取:强行夺取。
郎中:古代官职,这里指官员。
休戚:忧喜、祸福。
开籴:重新开始低价购粮。
翻译
田头八月稻谷熟,村庄夜晚舂米忙。
大车无轮行无声,满载粮食入场响。
官家斗斛百姓量,市场价格日波动。
赚得钱财再回家,挥手归乡心欢畅。
老翁持杖笑谈间,大儿唱歌小儿舞。
酒醉歌罢喜又悲,忆起前年买粮苦。
收割完毕人未归,官差催粮怒我迟。
名义上是和籴实为夺,使我一家受冻挨饿。
今年官府购粮新,卖粮得钱理所应。
力排众议改陈规,听说官员姓李知。
小民力弱难报国,只盼五谷丰登时。
每年粮食足军需,三军饱餐睡秋风。
官员归位天子近,百姓疾苦他关心。
切勿再来强行购,以免老翁再涕泣。
鉴赏

这首宋诗《罢籴行》是黄裳所作,描绘了乡村农民在政策变革下的生活情景。首句“边头八月秋田熟”,点明了丰收的季节,然而接下来的“南村北村夜舂粟”暗示了粮食交易的活跃。官府推行的“和籴”政策,原本应是稳定物价,但实际执行中却“名为和籴实强取”,给农民带来了苦难,如“使我父子长寒饥”。

诗人通过“老翁扶杖笑且语,大儿踏歌小儿舞”的场景,展现了农民对新政策的些许喜悦,因为“今年官场有籴米,卖米得钱固其理”。然而,他们深知这短暂的安宁背后是“力排众议”的改革,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莫使明年复开籴”。

最后,诗人以“老翁还作前年泣”的预想作结,表达了对官府决策的深深忧虑,希望“谷米年年丰”,士兵们能“三军饱食眠秋风”,而百姓不再遭受“强取”的痛苦。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宋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对政策公正的期盼。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咸淳甲戌第二朔予道槠洲里笔畋方谏自长沙来

君为湘水燕,我作衡阳雁。
雁去燕方留,白云草迷岸。

(0)

议纠合两淮复兴

清边堂上老将军,南望天家雨湿巾。
为道两淮兵定出,相公同作歃盟人。

(0)

自叹三首

北辙更寒暑,南冠几晦冥。
家山时入梦,妻子亦关情。
惆怅心如失,崎岖命复轻。
遭时命如此,薄分笑三生。

(0)

和前人赋别

当年童子见,今见二毛翁。
海月三秋别,江云一日同。
鸥心驰舍北,龙尾曳天东。
定有延和奏,南来寄一通。

(0)

七拍

忆昔十五心尚孩,莫怪频频劝酒杯。
孤城此日肠堪断,如何不饮令人哀。
一去紫台连朔漠,月出云通雪山白。
九度附书归洛阳,故国三年一消息。

(0)

六拍

胡人归来血洗箭,白马将军若雷电。
蛮夷杂种错相干,洛阳宫殿烧焚尽。
干戈兵革斗未已,魑魅魍魉徒为尔。
恸哭秋原何处村,千村万落生荆杞。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