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隐静寺》
《题隐静寺》全文
宋 / 喻良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杯渡已仙去,兹山馀胜踪。

傍云开广殿,夹道荫长松。

幽洞秋含雾,清溪冷浸峰。

老僧如宿昔,一笑喜相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ǐnjìng
sòng / liángnéng

bēixiānshānshèngzōng

bàngyúnkāi广guǎng殿diànjiádàoyìnchángsōng

yōudòngqiūhánqīnglěngjìnfēng

lǎosēng宿xiàoxiāngféng

翻译
酒杯中的渡者已经成仙离去,这座山还留有他的胜迹。
山旁的云雾中开辟出宏大的宫殿,道路两旁是高耸的松树遮阴。
深邃的洞穴秋意中弥漫着雾气,清澈的溪流冷冽地环绕着山峰。
老僧如同往昔一样,见到我面带微笑,欢喜相逢。
注释
兹山:此山。
胜踪:遗迹或胜景。
傍云:靠近云雾。
广殿:宽阔的宫殿。
夹道:道路两侧。
荫长松:被长松树荫蔽。
幽洞:幽深的洞穴。
秋含雾:秋天充满雾气。
清溪:清澈的小溪。
冷浸峰:冷冽地浸润山峰。
老僧:年老的僧人。
如宿昔:像过去一样。
一笑:微笑。
喜相逢:欢喜相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题隐静寺》。诗中描绘了隐静寺的优美环境和宁静氛围。"杯渡已仙去"暗示着寺庙的超凡脱俗,仿佛仙人已经离去,只留下胜迹供人欣赏。"傍云开广殿"形象地描绘了寺庙依山而建,殿宇在云雾间若隐若现,显得宏大壮观。"夹道荫长松"则写出寺内道路两旁青松挺拔,为行人提供了阴凉,增添了古朴之感。

"幽洞秋含雾"描绘了深邃的洞穴在秋季弥漫着薄雾,增添了神秘与清凉的气息。"清溪冷浸峰"则以清溪倒映山峰,冷意透骨,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最后,诗人以"老僧如宿昔,一笑喜相逢"收尾,表达了对老僧的亲切问候,以及在如此美景中与僧人相遇的喜悦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静寺的自然之美和禅意之深,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侣生活的敬仰。

作者介绍

喻良能
朝代:宋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猜你喜欢

游海珠寺·其一

渺渺洇波护佛灯,回澜光浸海云腾。

涛声入座清饶几,客子维舟静对僧。

两岸楼台随景见,长江帆影与时更。

此中妙义原无住,正是禅家第一层。

(0)

题县八景·其三江头渔聚

浩浩此龙江,江头有桥渡。

本是要冲衢,故多舟楫聚。

潇洒相上下,竞逐摩朝暮。

安知浮沉中,不有大川具。

(0)

岱麓再和见酬率尔赓答五首·其一

委蛇东省步,磊落建安才。

信有龙遗蜕,虚疑鹤化胎。

奇探过禹穴,胜纪想天台。

寄谢谈经子,匡衡正鼎来。

(0)

和李璧山述怀二首·其一

秋郊含雨草芽新,委巷谁还数面亲。

行李十年淹楚越,风流千古想朱陈。

逃名祇爱三缄口,混世空惭七尺身。

谩把穷愁疑那老,杜陵元只是孤臣。

(0)

和南皋暮春入蒲涧四首·其四

斋磬微香积,玄谈秘法华。

调同耽寂寞,德爱奉柔嘉。

谁扫三生石,僮攀百合花。

所思明月里,林杪看神蛙。

(0)

矩洲杂咏五十首·其三十六

匹士从来足国华,未应盐坂滞神骅。

谁知江左清谈地,更有忠臣孝子家。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