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海珠寺·其一》
《游海珠寺·其一》全文
明 / 赵善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渺渺洇波护佛灯,回澜光浸海云腾。

涛声入座清饶几,客子维舟静对僧。

两岸楼台随景见,长江帆影与时更。

此中妙义原无住,正是禅家第一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海珠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首句“渺渺洇波护佛灯”以“渺渺”形容海面的广阔无垠,“洇波”则描绘出海水轻轻拍打岸边的情景,仿佛在守护着寺中的佛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接下来的“回澜光浸海云腾”进一步渲染了海面的动态美,波浪回旋间,光芒映照,海云似乎也在腾跃,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涛声入座清饶几”一句,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通过涛声的清脆,衬托出环境的宁静,让人感受到内心的清静与满足。“客子维舟静对僧”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船上,面对僧侣的场景,这种静谧的交流,不仅增进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两岸楼台随景见,长江帆影与时更”两句,将视线从海面转向两岸的景致,楼台与长江帆影交替出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最后,“此中妙义原无住,正是禅家第一层”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在这不断变化的景象中,蕴含着深刻的禅理,真正的智慧与真理是无法被固定或捉摸的,正如禅宗所追求的“无住生心”,强调的是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珠寺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理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超然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赵善鸣
朝代:明

赵善鸣,字元默。顺德人。明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年)举人。任南京户部员外郎,官至曲靖知府。游于白沙之门。工书法,其行草入神品,为世珍宝。人称丹山先生。著有《朱鸟洞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有传。
猜你喜欢

宪圣慈烈皇后挽诗·其一

西浒俱来日,东朝极盛时。

彫弓平黑海,彩笔照丹墀。

垄起先裁费,丹成不用医。

人间空怅望,风月宴瑶池。

(0)

建康春教致语

朝来百鼓殷军门,知是元戎肃万屯。

杀气直摧龙尾垒,英风远薄斗场村。

从今吴卒精成勇,却看燕兵脆可掀。

好入庙堂裨圣略,指麾诸将定中原。

(0)

满庭芳.时在临安晚秋登临

南月惊乌,西风破雁,又是秋满平湖。

采莲人尽,寒色战菰蒲。

旧信江南好景,一万里、轻觅莼鲈。

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

凭高,增怅望,湘云尽处,都是平芜。

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

纵有荷纫芰制,终不似、菊短篱疏。

归情远,三更雨梦,依旧绕庭梧。

(0)

八声甘州

问东君、既解遣花开,不合放花飞。

念春风枝上,一分花减,一半春归。

忍见千红万翠,容易涨桃溪。

花自随流水,无计追随。

不忍凭高南望,记旧时行处,芳意菲菲。

叹年来春减,花与故人非。

总使、梁园赋在,奈长卿、老去亦何为。

空搔首,乱云堆里,立尽斜晖。

(0)

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其二

一祷心香雨便晴,万家和气酿成醺。

时方入到昭亭路,风已吹开叠嶂云。

话向禅中参冷淡,心于静处息纷纭。

麦畦邂逅长沮语,想彻黄堂亦喜闻。

(0)

木兰花慢

瑶池开宴后,问甚处、赋蟠桃。

有砌底芝兰,涧边苹藻,淑德方高。

闺中秀、林下气,是寻常空委蓬蒿。

相映鱼轩黄绶,行膺鸾锦金罗。自惭半子误恩多。

所祝意如何。愿台星旁映,寿星齐照,乐自陶陶。

芝田阆风何在,但从今、岁岁此高歌。

敬上一卮为寿,神仙九酝香醪。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