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嶂矗空青,耽幽共一寻。
苔荒碑意古,茗苦道情深。
有兴梯苍壁,无才咏玉簪。
吟仙何处去,我辈复登临。
叠嶂矗空青,耽幽共一寻。
苔荒碑意古,茗苦道情深。
有兴梯苍壁,无才咏玉簪。
吟仙何处去,我辈复登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名为《与李盘翁知县登七星山吊石道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古迹的怀念,以及对于仙境和高洁之士的向往。
“叠嶂矗空青,耽幽共一寻。” 这两句描写了层叠的山峦如同矗立在空中一般,颜色呈现出一种深远的苍翠。山间的幽静与诗人共同探寻古老的踪迹,这里的“耽”字用得非常生动,传达了一种沉浸和探索的意味。
“苔荒碑意古,茗苦道情深。”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古代遗留下来的石碑的感慨。长满了苔藓的碑文透露出岁月的痕迹,而“茗苦”一词形容的是仙人的清苦生活,这里的“茗”字指的是一种苦味的植物,用以比喻道士的修行之艰辛,表达了一种对道法深邃情感的赞美。
“有兴梯苍壁,无才咏玉簪。”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叙。面对着苍老的石壁,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创作的灵感,但他却感到自己没有才能去吟咏那些精美如玉簪的诗句,这里体现了一种文人之间的自谦与仰慕。
“吟仙何处去,我辈复登临。” 最后两句则是对仙境的一种追寻。诗人在问,吟诵仙道之人又将到哪里去寻找他们?而诗人自己则是一再地登上高处,去临摹那些已经消逝的仙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古迹的描写,以及对仙境和高洁之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操。这不仅是一次登山吊古,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