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去一毛间,千山复万山。
虽能忘寝食,未肯去机关。
不是责人备,奈何开口难。
天心况非远,既远遂无还。
相去一毛间,千山复万山。
虽能忘寝食,未肯去机关。
不是责人备,奈何开口难。
天心况非远,既远遂无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偶得吟》,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某种境遇或情感的深刻体验。首句“相去一毛间,千山复万山”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距离之遥仿佛微不足道,然而重重叠叠的山峦却阻隔了前行之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境或对远方的思念。
接下来的“虽能忘寝食,未肯去机关”表明诗人虽然极度投入和专注,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但仍然无法摆脱某种现实的束缚或责任(“机关”可能指官场或世俗事务)。这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责任感。
“不是责人备,奈何开口难”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并非苛责他人,而是自己难以启齿,表达出一种无奈和苦涩的情绪。
最后两句“天心况非远,既远遂无还”传达出诗人对理想或远方的渴望,尽管看似遥远,但他坚信只要坚持追寻,总会有一天能够接近或达到。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