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禽昼啼,秋虫夜吟。有耳皆闻,何独观音。
如是而知,如是而觉。面目现前,超诸馀学。
春禽昼啼,秋虫夜吟。有耳皆闻,何独观音。
如是而知,如是而觉。面目现前,超诸馀学。
这首诗名为《思惟相观音赞(其一)》,作者为宋代僧人释心月。诗中以春日鸟鸣和秋夜虫吟作比,强调世间万物皆有感知,而观音菩萨尤为独特,因其能倾听并领悟这些声音。诗人通过"如是而知,如是而觉"表达了对观音智慧与觉察力的赞叹,认为她的心灵超越了常人的认知,她的形象清晰呈现,展现出观音菩萨超凡的修行境界。整首诗寓教于景,借物抒怀,体现了禅宗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和对其智慧的追求。
星毬颗颗,繁实离离,蛮雨做将炎热。
谁绾同心扣,早衔到、锦树枝头相结。
筠笼小摘堆常满,倩纤手、玉人徐揭。
红衣褪,琼浆斜进,齿陡惊寒彻。水晶瓦似冰雪。
且漫言,一骑软尘曾接。
挂绿名偏好,还输与、颜比石榴裙褶。
饱餐三百君休讶,较佳果、杨家迥别。
记玉奴初酲,卯酒乍启,朱唇微啮。
如此丰神,佛心仙骨文章伯。
天教领郡浙西东,山水吟情惬。过眼烟云一瞥。
更懒学、北平射猎。花间补读,松下清斋,茗香泉洌。
宦海茫茫,惟公与我盟冰雪。
三年踪迹又西州,惆怅人琴歇。一瓣心香私爇。
好灯宵、风酸雨咽。棕鞋桐帽,老带庄襟,遗徽如接。
十载行藏,几度相看,邮亭一灯。
任迷离缬眼,非花非雾,横斜世路,为谷为陵。
湘佩徒捐,郢歌谁和,看到无心似未曾。
归来好,过琵琶江浦,也湿吴绫。蛾眉淡后谁憎。
只倦翮追飞感倍增。
向韶年青鬓,都添缟雪,春风紫陌,几践玄冰。
去就难同,平生可念,要路由人衮衮登。
吾休矣,有茶烟禅榻,片石疏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