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度玉轮团,傍晚偏欣定紫澜。
已盛悉新於底见,重熙灯节此长安。
今年初度玉轮团,傍晚偏欣定紫澜。
已盛悉新於底见,重熙灯节此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月圆之夜,京城长安灯火辉煌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今年初度玉轮团",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环境,一轮满月如同美玉般圆满,预示着吉祥与团圆。"傍晚偏欣定紫澜",傍晚时分,诗人特别欣喜于定紫湖畔的美景,这里的"定紫"可能指的是湖水或湖畔的景色在夕阳下呈现出的紫色,增添了几分浪漫与神秘。"已盛悉新於底见",进一步描述了节日的盛况,新奇的事物和活动随处可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重熙灯节此长安",最后两句将视线拉回长安城,强调了元宵灯节的盛大与重要性,长安作为都城,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更是别具规模,彰显了皇家的气派与民众的欢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这一传统节日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盛世景象的感慨。
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
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
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
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
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
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
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
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三十生二毛,早衰为沈疴。
四十官七品,拙宦非由他。
年颜日枯槁,时命日蹉跎。
岂独我如此,圣贤无奈何。
回观亲旧中,举目尤可嗟。
或有终老者,沈贱如泥沙。
或有始壮者,飘忽如风花。
穷饿与夭促,不如我者多。
以此反自慰,常得心平和。
寄言同病者,回叹且为歌。
舒姑化为泉,牛哀病作虎。
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
鸟兽及水木,本不与民伍。
胡然生变迁,不待死归土。
百骸是己物,尚不能为主。
况彼时命间,倚伏何足数。
时来不可遏,命去焉能取。
唯当养浩然,吾闻达人语。
昔到襄阳日,髯髯初有髭。
今过襄阳日,髭鬓半成丝。
旧游都是梦,乍到忽如归。
东郭蓬蒿宅,荒凉今属谁。
故知多零落,闾井亦迁移。
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