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叶当时性燥,下得一椎。
莫道文殊三处度夏,直饶黄面老子别有神通,也须脑门著地。
迦叶当时性燥,下得一椎。
莫道文殊三处度夏,直饶黄面老子别有神通,也须脑门著地。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迦叶禅师和文殊菩萨的禅修态度的评价。迦叶被描绘为性格急躁但修行深入的人,他能承受住严峻的禅定考验,即使像文殊那样修行高深的菩萨,也需要实实在在的禅定功夫,不能仅凭神通。最后一句“也须脑门著地”形象地描述了禅修者需要深入到忘我境界,甚至可能达到身心合一的程度,强调禅定修行的实质而非表面的神通。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佛教禅宗对于内心修炼的重视和实践精神。
忆昔东风御柳斜,枯肠一日万周车。
壮心难起泥中絮,老眼羞看雾里花。
巷陌几家无主燕,池塘一种为官蛙。
江南寒食无烟火,白昼沈沈似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