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接沧溟远,峰连碧落高。
江山酬夙兴,天地惜秋毫。
茹淡偏宜瘦,逃禅尚觉劳。?堪人世上,终日任风涛。
水接沧溟远,峰连碧落高。
江山酬夙兴,天地惜秋毫。
茹淡偏宜瘦,逃禅尚觉劳。?堪人世上,终日任风涛。
这首诗描绘了天池寺周边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人文情感交织的画面。首联“水接沧溟远,峰连碧落高”以开阔的视角展现了水天一色的辽阔与山峰直插云霄的雄伟,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深远的意境。接着,“江山酬夙兴,天地惜秋毫”则将自然界的壮美与人类对美的追求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
“茹淡偏宜瘦,逃禅尚觉劳”两句,通过对比清淡的生活与修行的艰辛,暗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最后,“堪人世上,终日任风涛”则以自然界的风浪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从容与豁达,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
桃源非真亦非空,几年误转渔郎篷。
岂知石湖天尺五,不隔三万弱水中。
主公心伴白鸥没,莫莫朝朝醉花月。
迩来一念了世缘,蝉冕照人头未雪。
如今又作衣锦回,汀洲依旧玉成堆。
闻道丹青忆贤佐,白麻早晚从天来。
断章批处阶重抹,敢向坐中论礼绝。
午桥他日倘重陪,庶见方瞳并绿发。
馈饷随萧不作难,秦淮今视汉秦关。
天开虎踞龙蟠处,地近鸡翘豹尾间。
洗印先经三峡寺,观风遍踏九华山。
尽收奇秀归诗稿,却趁赓歌供奉班。
宸游不为菊丛生,观宴元因谷顺成。
阁御芙蓉称曼寿,殿开选德奏和声。
玉觞未饮心先醉,宝墨遥瞻眼倍明。
身在金坡空感遇,论思深愧策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