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瘴须磨点,黄连最能驱。
乌鱼骨颇妙,辄莫用珍珠。
外瘴须磨点,黄连最能驱。
乌鱼骨颇妙,辄莫用珍珠。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徐成的《王良百一诗》之三十五,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药物功效的探讨与对比。
“外瘴须磨点,黄连最能驱。” 这两句描绘了在面对外界的瘴气时,需要借助某种方法来消除或减轻其影响。黄连被特别提及,因其强大的驱邪去湿功效,被认为是最佳的选择。
“乌鱼骨颇妙,辄莫用珍珠。” 这里将乌鱼骨与珍珠进行了对比。乌鱼骨被认为具有独特的妙处,可能是因为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更为有效或适合,而珍珠则未被推荐使用,暗示其在解决当前问题上不如乌鱼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为背景,通过对比不同物质的特性,传达了选择合适工具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利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