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郑廷举及其伯氏廷瑞》
《与郑廷举及其伯氏廷瑞》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古风

我行出天台,群山秀如舞。

大江忽中开,金汤踞深阻。

地势抱鳌颔,人家缀蜂户。

东南有秀气,天地此融聚。

眼中识郑君,精粹产兹土。

元方亦俊拔,眉秀长鬣古。

严君鹤发新,诸郎凤毛吐。

郑君爱敬客,灯火听夜雨。

剧谈隐民瘼,开口见肺腑。

方今生民困,子亦念此否。

努力树明德,非子不与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天台山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友人郑廷举及其家族的赞赏。诗中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首句“我行出天台,群山秀如舞”,描绘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群山如同在舞蹈一般,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接着,“大江忽中开,金汤踞深阻”则描绘了江水在山间奔腾的景象,金汤象征着坚固的防御,暗示着这里的险要与重要。

“地势抱鳌颔,人家缀蜂户”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势与村落的布局,仿佛大地怀抱巨鳌,而村落如同蜜蜂的巢穴,紧密相连。这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的独特性,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东南有秀气,天地此融聚”则表达了对这片土地上独特灵气的赞美,认为天地间的精华在此汇聚,预示着这里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接下来,诗人点出了友人郑廷举及其家族的存在。“眼中识郑君,精粹产兹土”,表明郑廷举及其家族是这片土地上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品质与才华在这里孕育而出。

“元方亦俊拔,眉秀长鬣古”、“严君鹤发新,诸郎凤毛吐”分别描述了郑廷举及其家族成员的外貌与气质,通过“俊拔”、“眉秀”、“鹤发”、“凤毛”等词汇,展现了他们出众的风采与独特的魅力。

“郑君爱敬客,灯火听夜雨”则描绘了郑廷举待客的热情与雅致,即使在夜晚,也能在灯火下倾听雨声,享受宁静与美好。

最后,“剧谈隐民瘼,开口见肺腑”表现了郑廷举关心民生疾苦,他的言语真诚而直接,展现了高尚的品德与责任感。

“方今生民困,子亦念此否”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困境的关注,询问郑廷举是否也在思考这些问题。

“努力树明德,非子不与语”则是对郑廷举的期待与鼓励,希望他能继续发扬美德,成为引领社会正道的重要人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更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偶题

愚智纷纷总一丘,身心役役谩多忧。

山林未必胜城市,触处能欢即自由。

(0)

闻延平水沴·其一

延平山水东南冠,连岁何辜致许菑。

积雨堤防宜有素,后时悔懊谩兴哀。

(0)

丈人论行辈,高出五岳列。

(0)

卜算子·其一

纤软小腰身,明秀天真面。

淡画修眉小作春,中有相思怨。

背立向人羞,颜破因谁倩。

不比阳台梦里逢,亲向尊前见。

(0)

和黄充实春尽游南山

逐胜阙勇功,饯春无少色。

出门欲何向,坂丸随所击。

百年馀几何,十步复一息。

同来二三子,楚楚颇脩饰。

行前强老夫,径捷疲峻陟。

山门开烟霏,禅房闭岑寂。

口燥沾茗碗,久厄此为德。

逐日下西山,草路荒不识。

回溪转钩曲,门径入绳直。

故人喜领客,内愧积腹臆。

所来为亲旧,扫除称寥阒。

疾风无末势,过雨有馀沥。

高花初欲然,平荷已如拭。

因君感衰盛,丑好移顷刻。

交新厌区区,话旧听历历。

谈间十一二,四座已倾侧。

茅屋漏风霜,山田带沙砾。

尚能哀此老,举手触四塞。

君如涧底松,超拔出天壁。

学诗有新功,黄魏共推激。

(0)

次韵答子实秦少章二首·其一

英英黄金花,论时不论美。

靖节骨已朽,弃捐乃其理。

两公意有馀,采采今未已。

尚念白头生,临风嗅霜蕊。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