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平山堂故址》
《登平山堂故址》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蜀山有堂已改作,骑马出门西北行。

日落牛羊散平楚,风高鸿雁过三城。

山河已失金汤固,汗竹空遗带砺盟。

骆驼坡头孔融墓,令人忆尔泪纵横。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登平山堂故址》,是元代诗人李孝光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平山堂旧址时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

首句“蜀山有堂已改作”,点明地点,暗示历史变迁。接着“骑马出门西北行”一句,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踏上旅程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探索的精神。

“日落牛羊散平楚,风高鸿雁过三城”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日落时分,牛羊归圈,平野之上,鸿雁南飞,穿越三城,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迁徙。

“山河已失金汤固,汗竹空遗带砺盟”两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巨变。山河不再稳固,象征国家的衰败;汗竹(古代文书)虽存,但盟约已成空谈,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最后,“骆驼坡头孔融墓,令人忆尔泪纵横”一句,诗人将思绪引向历史人物孔融的墓地,通过孔融这一历史人物的遭遇,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流露出一种悲凉与无奈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和王给事易简殿试举人五首·其三试武士

射策兼收燕颔生,不须文檄似常清。

惊弦戎虏从容下,聚米山川指顾明。

岂但执戈堪武卫,还因舞羽继仁声。

汾阳千古知无匹,怪底麾旌不浪更。

(0)

郑希尹大夫会吴中诸老惟方子通不至余作诗呈希尹

黑头新贵拥朱轮,交会耆英久不闻。

博识犹多汉郎吏,敦诗仍有晋将军。

河流曲曲灵光异,芝盖茎茎瑞气芬。

坐想城东隐君子,无心闲似岭头云。

(0)

观老杜久客一篇其言有感于吾心者因为八咏·其二淹留见俗情

扶病来城郭,栖迟又几年。

炎凉惊节变,荣悴与时迁。

掉臂人趋市,骈头蚁慕膻。

回观衰冷地,古灶不生烟。

(0)

癸巳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效沈休文八咏体作·其五白发催年老

转眼过三纪,搔头见二毛。

先秋同柳弱,早白误山高。

种种从渠落,青青竟莫逃。

形骸姑置此,痛饮读离骚。

(0)

馀杭法喜院荆文公书堂文公康定中读书于此

钟山太傅起从龙,鼓动风雷指顾中。

未见图形求傅野,岂知徒步客新丰。

青鞋曾访餐芝老,白首惟馀捣药童。

藏壁故应留断简,至今山鬼恸悲风。

(0)

沙塞松江

三江既入今安有,万化无端去莫留。

蟹蚌失波枯斥岸,蛟龙移窟见沙洲。

水穷范蠡扁舟返,海变麻姑两鬓秋。

通塞正应天数在,荷蓑持锸直堪愁。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