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何年是了期,翛然乘兴任吾之。
前旌且莫惊朱鸟,后乘还闻载紫芝。
孤巘芙蓉摇瀑布,晴天霹雳起雷池。
翻嫌樵客穿云去,只恐摧残月里枝。
婚嫁何年是了期,翛然乘兴任吾之。
前旌且莫惊朱鸟,后乘还闻载紫芝。
孤巘芙蓉摇瀑布,晴天霹雳起雷池。
翻嫌樵客穿云去,只恐摧残月里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乘兴游历衡山的自由与洒脱。首句“婚嫁何年是了期”,以婚嫁之事设问,隐喻人生中的种种束缚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着,“翛然乘兴任吾之”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随性而为、不受拘束的态度。
“前旌且莫惊朱鸟,后乘还闻载紫芝”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朱鸟和紫芝分别象征着吉祥与长寿,诗人希望自己的行踪不惊扰神鸟,同时希望自己的旅程能载满吉祥与美好。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也体现了他对生活充满希望与美好的期待。
“孤巘芙蓉摇瀑布,晴天霹雳起雷池”描绘了衡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孤峰、芙蓉花、瀑布、晴空、雷池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翻嫌樵客穿云去,只恐摧残月里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美的追求。他担心那些像樵夫一样辛苦劳作的人们会破坏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和谐共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自由生活状态的珍惜与维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保护。
道统之传,洙泗濂伊。公于淳熙,万古一时。
言名之舆,世泯其辙。皎皎纲常,首载先烈。
粤古大臣,以国为身。浚源培根,兹为爱君。
总干徂征,拜疏辄发。外宁内忧,间不容发。
复雠大义,不振不随。易安于危,本则先之。
先王之忠,与莱公对。谗夫孔多,百钦若辈。
彼姑息者,大义一毛。谓我徒劳,群吠以嘈。
事是迹讹。
学以进乎道,不止于决科也。
厌饫优柔,贵精不贵多也。
得失奇偶,固末如之何也。
指端而言,所以勉其切磋也。
三致意于丁宁,式尔心之讹也。
因私淑以儆诸后学,又有以见前辈用心之不颇也。
应龙之神兮。休命之申兮。利见大人兮。
四圣之传兮。有笔如椽兮。得龙之全兮。时以乘兮。
世之熙宁兮。骞腾兮。天衢之亨兮。与物维新兮。
驱雷滃云兮。泽沛无垠兮。旋坤转乾兮。
声气自然兮。其合以天兮。嗟兮。龙兮。凛兮。遗踪兮。
归来兮。汉之宫兮。
山中秋风寒刮席,忽忆无毡泮宫客。
夜长萤火一灯孤,四壁蛩声更幽寂。
文人自古常独清,强挽诗人同此盟。
饭颗山头报卓午,绛纱帐下听三更。
吾侪赋分本无二,老子新来添倦意。
入山四旬未拟回,醉后行歌醒复醉。
平生岩穴不作难,更愿他人同此欢。
广文爱山侬等耳,虽有幽寂无侬閒。
君不见晨招在馆笑在列,楹杙昌苓竞工拙。
倦翁此事都不知,从今对酒看山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