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龙吟·其十二》
《水龙吟·其十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词  词牌: 水龙吟

当年玉立清扬,屋梁落月偏相照。

而今衰飒,形骸百丑,情怀十拗。

久已饰巾、尚堪扶杖,听山东诏。

尽后车载汝,营丘封汝,何必在、磻溪钓。

晚悟儋书玄妙。懒从他、钟离传道。

不论资望推排,也做五更三老。

宋玉多悲,唐衢喜哭,好闲烦恼。

问天公,扑断散人二字,赐龟蒙号。

(0)
注释
玉立:形容女子清秀挺拔。
屋梁:房屋的横梁。
衰飒:衰老、衰败。
形骸:身体。
饰巾:戴头巾。
扶杖:拄杖行走。
山东:指中原地区。
磻溪:古代地名,姜太公垂钓的地方。
儋书:指《庄子·逍遥游》中的内容。
钟离:道教传说中的仙人。
资望:资历和声望。
散人:自谦之词,指无官职的人。
龟蒙:古人名,这里可能是诗人的自号或戏称。
翻译
当年她如玉立清风,屋梁上的月光特别照耀。
如今衰老,容貌丑陋,心情乖张。
长久以来虽戴头巾,还能倚杖行走,倾听来自东方的命令。
将来会用车载你去营丘封赏,何必要在磻溪垂钓求名呢。
晚年我理解了《庄子》的深奥,懒得再听钟离传授道法。
无论资历地位如何,我都甘愿做五更三老。
像宋玉多愁善感,唐衢常以悲泣为乐,这样的闲愁烦恼。
请问苍天,能否打断散人的称号,赐予我龟蒙的雅号。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水龙吟(其十二)》。诗中的意境和情感相当丰富,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作者深沉的历史感怀与个人的悲喜交织。

"当年玉立清扬,屋梁落月偏相照。" 这两句描绘了过去美好的景象,玉立清扬形容的是年轻时候的高傲和清丽,而屋梁上的月光则象征着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而今衰飒,形骸百丑,情怀十拗。" 这几句转而描写了现在的凄凉与沧桑。衰飒意味着年华老去,形骸百丑则是对自己外貌和精神状态的自嘲,而情怀十拗则表达了一种深重复杂的情感。

"久已饰巾、尚堪扶杖,听山东诏。尽后车载汝,营丘封汝,何必在、磻溪钓。晚悟儋书玄妙。懒从他、钟离传道。" 这段落中的意象颇为奇特,饰巾与扶杖是老年人的装扮,山东诏可能指的是某种官方的召唤或命令,而车载营丘封汝则是一种尊贵的葬礼仪式。磻溪钓可能隐喻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晚悟儋书玄妙和懒从他、钟离传道,则是对某种哲学或修炼之道的追求。

"不论资望推排, 也做五更三老。宋玉多悲,唐衢喜哭,好闲烦恼。问天公,扑断散人二字,赐龟蒙号。" 这最后一段,作者似乎对世事的功名利禄持一种超脱的态度,五更三老可能是某种官职或地位的象征。而宋玉多悲、唐衢喜哭则是在表达历史人物的情感和遭遇,好闲烦恼则是一种生活态度。问天公及赐龟蒙号,则像是对命运的一种探求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于历史、现实以及个人命运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一首·其十二

七手八脚,三头两面。欢喜冤家,头头撞见。

山僧建立宗旨,直须为我成褫。

学人未达其源,也要请师方便。有方便,没方便。

石巩张弓,三平中箭。

(0)

赵州接赵王

跏趺迎上客,曲录对旌幢。

不是家风别,他居礼乐邦。

(0)

偈颂四首·其二

洞山麻三斤,赵州庭前柏。

滞货卖不行,未免著润色。

五彩画牛头,便道是极则。

七宝络象身,此个更奇特。

(0)

清平乐·其二

花边柳际。已渐知春意。归信不知何日是。

旧恨欲拚无计。故人零落西东。题诗待倩归鸿。

惟有多情芳草,年年处处相逢。

(0)

题澄照寺主师壁

叠巘收云拂眼明,久依香社豁高情。

主人心似秋池水,一日看来一日清。

(0)

题韩干马

圉人唐衣冠,天闲畜神骏。

虽非金日磾,不忝张景顺。

饱食无嫌身贱卑,时其渴燥张饮之。

长年牧养瘠者肥,龙鬐凤臆誇权奇。

韩干仙翁挥翰手,毫端幻出渴乌首。

气不凋丧骨肉匀,艺精端继王裴后。

遥想腾骧析木津,衔勒难拘自在身。

斗水底用求他人,渌波沄沄易水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