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裙缟袂于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
■沙鬓发丝穿柠,蓬沓障前走风雨。
老濞宫妆传父祖,至今遗民悲故主。
苕溪杨柳初飞絮,照溪画眉渡溪去。
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
青裙缟袂于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
■沙鬓发丝穿柠,蓬沓障前走风雨。
老濞宫妆传父祖,至今遗民悲故主。
苕溪杨柳初飞絮,照溪画眉渡溪去。
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
?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形象,她穿着青色的衣裳,脚步轻盈,如同霜雪一般,不需要穿戴鞋履。她头发凌乱,发丝间夹杂着树叶,行走之间不避风雨。诗人通过这位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反思。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提到了“老濞宫妆”,这是指古代的一种宫廷妆饰,这里用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缅怀。接着,“至今遗民悲故主”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时代和已逝领袖的深切怀念。
“苕溪杨柳初飞絮”,这里的“苕溪”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而“初飞絮”则形容杨柳初放丝絮,景象生动。接下来的“照溪画眉渡溪去”一句,是对女子行走于溪流之间的情景描写,她甚至不惮于在水中描画自己的眉目,以示她的自信与洒脱。
最后,“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一段,诗人通过女子对男子的撒娇和亲昵态度,表达了对古代名士如姬、姜等人的不羁风采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某种批判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刻画,以及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短衣瘦马去从军,辛苦知君祇为贫。
丝绶戏拈五两去,桂华志取一枝春。
持书关内大丞相,寄语渭滨贤主人。
种种别时双鬓发,萧条今日总如银。
真人养真如养源,道士耕道如耕田。
吐纳日月踏云烟,牢如金石齿牙坚。
捷如猿猱身体儇,沐浴露雾甚荣鲜。
受命一万有千年,既安且乐无回邅。
后人好恶纷倒颠,湎淫蛊惑作罪愆。
堕落世网缚尘缘,爱河流转业火燃。
猗公淡泊其得天,泛泛乘世如虚船。
精神采色照四筵,老鹤饮露夜不眠。
戏笑中有第三禅,净不著水花如莲。
酬酢不停奚敏旃,赋诗马上横殳鋋。
不放祖生先着鞭,北方灸焫自古然。
其力十百倍凡铅,功成不数饮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