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相寺》
《法相寺》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了法原无相,真空即肉身。

烟含非色境,花笑破颜人。

坏道泉声咽,空寮毳衲贫。

惟馀樵牧地,剥啄乱松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法相寺的佛教圣地,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氛围与意境。首句“了法原无相,真空即肉身”开篇即点明了佛法的核心理念——在佛教中,一切法相皆是虚幻不实的,真正的存在是超越形式的“真空”,即内在的真我或精神本质。这种对法相的否定和对内在真实的肯定,体现了佛教追求内心清净、超越物质世界的哲学思想。

接下来,“烟含非色境,花笑破颜人”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象赋予了情感色彩。“烟含”描绘了烟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景象,仿佛是虚无缥缈的境界;“花笑”则生动地表现了花朵在阳光下绽放的美丽,似乎在对来访者微笑,传递出一种温馨而超脱的情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法相寺周边环境的静谧与和谐,也暗示了佛法能给予心灵以慰藉和喜悦。

“坏道泉声咽,空寮毳衲贫”两句则转向了对寺庙内部的描写。这里用“坏道”形容道路的破旧,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泉声咽”则描绘了泉水在枯竭或流动缓慢时的声音,增添了一种寂寥的氛围。同时,“空寮”和“毳衲贫”分别指空荡荡的僧舍和僧侣简朴的生活,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修行者的朴素生活状态。

最后,“惟馀樵牧地,剥啄乱松筠”两句收束全诗,将视线从寺庙内转至寺外的自然景观。这里以“樵牧地”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与寺庙内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而“剥啄”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敲击木头的声音,可能是远处樵夫或牧人在劳作时发出的声音,与松筠(松树和竹子)的生长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也暗示了佛法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修行者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法相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哲学中的核心理念——超越物质世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同时,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拟人化的手法,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佛法的深邃与美好。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黄龙洞閒居

千尺寒流洗石颜,平分绣岭即仙斑。

衣尘有迹云能澹,秋思难明意未閒。

骤鹿食花斜踏涧,残虹行雨晚归山。

只须料理藏衰鬓,此外原来尽可删。

(0)

卧月·其二

华山我亦羡希夷,却笑山公带接篱。

鹤背霜添寒自惯,吴门练过梦先知。

艰难普化摇铃日,潦倒神光断臂时。

一色边中如放去,钝根犹觉九峰迟。

(0)

送任玉书之秦中

北去走风尘,襟期万里新。

月临官渡阔,花向大江春。

得意惟驱马,挥金好赠人。

珠江江上月,相忆最相亲。

(0)

题蒋徂来明府八骏图·其一

地厚凝云暗,天高积雪长。

一声过大宛,万里到扶桑。

空旷随青草,驱驰限紫缰。

旅魂劳易倦,托尔在斜阳。

(0)

送陈牧止游篁山

兹行探白岳,不比赴公车。

风景供拈笔,高情在策驴。

山长欺雪过,岁晏藉诗除。

自得冥心理,门生可执书。

(0)

酬徐秀才栖贤韵·其一

一径松杉密,千峰雨雪寒。

有时云气入,逾觉草堂宽。

半菽山中味,香台鸟下餐。

高人来蜡屐,殊愧客盘单。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