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舸归来,何太晚、鬓丝如织。
谩叹息、凄凉往事,尽成陈迹。
山迫暮烟浮紫翠,溪摇寒浪翻金碧。
看长虹、渴饮下青冥,危栏湿。谁可住,烟萝侧。
俗士驾,当回勒。伴岩扃,须是碧云仙客。
风月已供无尽藏,溪山更衍清凉国。
恨谪仙、苏二不曾来,无人说。
一舸归来,何太晚、鬓丝如织。
谩叹息、凄凉往事,尽成陈迹。
山迫暮烟浮紫翠,溪摇寒浪翻金碧。
看长虹、渴饮下青冥,危栏湿。谁可住,烟萝侧。
俗士驾,当回勒。伴岩扃,须是碧云仙客。
风月已供无尽藏,溪山更衍清凉国。
恨谪仙、苏二不曾来,无人说。
这首《满江红·丹青阁》是宋代词人游次公的作品,以丹青阁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一舸归来,何太晚、鬓丝如织",描绘了词人归来的场景,感叹岁月匆匆,自己已年华老去。接下来通过"山迫暮烟浮紫翠,溪摇寒浪翻金碧",展现了山水间的壮丽景色,但词人心情却因"凄凉往事,尽成陈迹"而显得落寞。
"看长虹、渴饮下青冥,危栏湿",借长虹饮水的形象,寓言自己渴望超脱尘世的束缚。"谁可住,烟萝侧",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烟雾缭绕的山林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俗士驾,当回勒",批评世俗之人,暗示自己不愿与之为伍,而愿与"碧云仙客"为伴。
"风月已供无尽藏,溪山更衍清凉国",进一步描绘了理想中的隐逸生活,那里有无尽的自然美景和宁静心境。最后,词人遗憾地提到"恨谪仙、苏二不曾来,无人说",表达了对李白、苏轼这样的才子未能共享此境的惋惜,流露出孤独与怀才不遇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丹青阁为载体,通过描绘个人的际遇和情感,展现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名人的仰慕,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闲适与哀愁交织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