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久偷闲。尘浣云衫。此身已是再眠蚕。
隔岸有山归去好,万壑千岩。霜晓更凭阑。
减尽晴岚。微云生处是茅庵。
试问此生谁作伴,弥勒同龛。
城里久偷闲。尘浣云衫。此身已是再眠蚕。
隔岸有山归去好,万壑千岩。霜晓更凭阑。
减尽晴岚。微云生处是茅庵。
试问此生谁作伴,弥勒同龛。
这首词以"城里久偷闲"开篇,描绘了作者在都市中寻觅片刻宁静的生活状态,如同蚕儿吐丝结茧,寻求短暂的休息。"尘浣云衫"形象地表达了洗尽尘嚣,回归自然的心境。
"隔岸有山归去好,万壑千岩"写出了词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向往,认为远离尘世,归隐山林更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霜晓更凭阑"则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倚栏远眺,欣赏着霜晨的美景,心境更加淡泊。
"减尽晴岚"暗示了天气的变化,可能是薄雾散去后的清新,也可能是秋意渐浓的景象。"微云生处是茅庵"描绘出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画面,茅庵隐于云雾之中,象征着词人的理想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试问此生谁作伴,弥勒同龛"寓意深刻,词人以佛教中的弥勒菩萨为伴,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以及对禅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浪淘沙令》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词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