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方骀荡,霜华讵见侵。
萦堤轻缕结,拂水乱丝沈。
摇落还同絮,萧疏不作林。
笼烟无远态,障日少繁阴。
夕鸟窥巢入,寒蝉抱叶吟。
长因离别尽,非为笛中音。
春色方骀荡,霜华讵见侵。
萦堤轻缕结,拂水乱丝沈。
摇落还同絮,萧疏不作林。
笼烟无远态,障日少繁阴。
夕鸟窥巢入,寒蝉抱叶吟。
长因离别尽,非为笛中音。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赋得临池柳》描绘了春天柳树的景象。首句“春色方骀荡”展现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场景。"霜华讵见侵"则暗示冬霜已退,柳树不受侵害,开始生长。
"萦堤轻缕结,拂水乱丝沈"细致描绘了柳条随风飘动,轻柔地缠绕在河堤上,仿佛是飘落水面的乱丝,形象生动。"摇落还同絮,萧疏不作林"进一步刻画柳树虽未浓密如林,但枝条纷飞如同飞絮,充满动态美。
"笼烟无远态,障日少繁阴"写柳树轻烟笼罩,没有遥远的意境,遮挡阳光也并不密集,透出一种清疏雅致。接下来的"夕鸟窥巢入,寒蝉抱叶吟"通过鸟儿归巢和蝉鸣,增添了自然的和谐氛围。
最后两句"长因离别尽,非为笛中音"表达了诗人对柳树引发的离别之情的感慨,认为这种情感并非仅由笛声引起,而是自然景色触发的情感共鸣。
整体来看,黎民表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柳树的景象,寓情于景,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