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如公岂合闲,聊分西面欲忧宽。
不辞论道虚台席,暂假宣威筑将坛。
风教已兴三蜀静,干戈载戢万方安。
归来尚想终霖雨,未许乡人衣锦看。
一德如公岂合闲,聊分西面欲忧宽。
不辞论道虚台席,暂假宣威筑将坛。
风教已兴三蜀静,干戈载戢万方安。
归来尚想终霖雨,未许乡人衣锦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一德如公)即将前往西方地区赴任,表达了对其临行前的敬意和惜别之情。"岂合闲"暗示对方不应有闲暇时刻,而应当致力于治理国家和安定百姓。"聊分西面欲忧宽"则是诗人对这位官员的关心,希望他在前往西方任职的路上不要太过忧虑。
"不辞论道虚台席"表明这位官员即将踏上的是一条充满挑战和责任之路,他不会因为这些困难而推辞。"暂假宣威筑将坛"则是说他要借助军事力量来巩固边疆,建立坚固的防御工事。
接下来的两句"风教已兴三蜀静,干戈载戢万方安"描绘了这位官员到任后,通过推崇道德教育和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得原本动荡不安的蜀地(今四川一带)变得平静下来,社会秩序得到恢复。
最后两句"归来尚想终霖雨,未许乡人衣锦看"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希望这位官员在完成任务后能够像及时的春雨一样,带给故土和乡亲们滋润与繁荣,但目前还没有到达那一步,所以乡人们尚且不能过分庆幸,以免贪图享乐而忽略了现实的困难。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离去者的敬意和惜别之情,更是对其未来的期望和祝愿。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士人对于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以及他们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