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上京师答约侄问何日归隐》
《将上京师答约侄问何日归隐》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竹林方欲出,君已问归期。

肝胆灯前剑,勋名镜里丝。

燕台收骏日,汉畤获麟时。

傥奏淩云赋,沧洲去不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将上京师答约侄问何日归隐》。诗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联“竹林方欲出,君已问归期”,以竹林的生长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诗人即将踏上前往京城的旅程,而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已经关切地询问起他的归隐之期。这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肝胆灯前剑,勋名镜里丝”,运用了象征手法。灯前的剑象征着诗人的决心和勇气,他如同剑一般锋利,准备在京城展现自己的才华;而镜里的丝则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仕途上获得显赫的勋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

颈联“燕台收骏日,汉畤获麟时”,通过历史典故来增加诗意的深度。“燕台”和“汉畤”分别指代古代帝王的居所和祭祀场所,这里用来形容京城的繁华与庄严。“收骏日”和“获麟时”则是对诗人未来在京城取得成就的美好预想,暗含着对功成名就的向往。

尾联“傥奏淩云赋,沧洲去不疑”,表达了诗人即便在京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不会忘记心中的那份宁静与自由。这里的“淩云赋”指的是高超的文学作品,“沧洲”则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诗人似乎在说,无论何时,他都会坚守内心的那份纯净与追求,不会因为外界的成功而迷失自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去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在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地位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拟张九龄咏燕

眇眇双来燕,长年与社违。

任从新历改,只向旧巢归。

永日当人语,轻寒逆雨飞。

自亲梁栋惯,不识海鸥机。

(0)

坐睡依韵和持国

坐久既生倦,渐看冠佩斜。

钟声传紫禁,乌影转西华。

窃印后当致,触屏前未嘉。

不为疏慢意,何用北窗誇。

(0)

访施八评事

施兄今七十,近郭隐茅庐。

懒问齐民术,喜看庄叟书。

竹间鸣涧水,原际见村墟。

识尽穷通理,超然乐有馀。

(0)

早渡长芦江

带月出寒浦,残星浸水濆。

帆开风色正,舟急浪花分。

雾气横江白,鸡声隔岸闻。

天晴建业近,钟岫起孤云。

(0)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其一

位至三公有,恩加赐谥无。

再调金铉鼎,屡剖玉麟符。

已叹鸾同穴,还嗟凤欠雏。

拥途看卤部,谁为毕三虞。

(0)

八月十夜广文直闻永叔内当

闻向蓬莱宿,鳌峰第几层。

秋声暗叶雨,残梦空堂灯。

推枕感孤雁,抽琴弹坏陵。

谁知广文直,桃簟冷于冰。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