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坂欲尽长坡迎,后山未断前山横。
甘罗庙下四山合,太始鬼物成天城。
道傍一峰立突兀,瘦木上下攒飞甍。
此郎片纸附迁史,勋业不足烦题评。
尚怜稚齿据高位,因使细人轻晚成。
山间一笑为绝倒,多少竖子谈功名。
峻坂欲尽长坡迎,后山未断前山横。
甘罗庙下四山合,太始鬼物成天城。
道傍一峰立突兀,瘦木上下攒飞甍。
此郎片纸附迁史,勋业不足烦题评。
尚怜稚齿据高位,因使细人轻晚成。
山间一笑为绝倒,多少竖子谈功名。
这首诗描绘了甘罗庙周围的山势和环境,展现出一种雄奇而神秘的氛围。首句“峻坂欲尽长坡迎”,通过对比峻峭山坡与平坦道路,暗示了地形的险峻与变化。接下来,“后山未断前山横”进一步强调了山脉的连绵不断。
诗人笔下的甘罗庙坐落在四山环抱之中,仿佛被自然之力构筑成一座天城,充满了古老而神秘的气息。“道傍一峰立突兀,瘦木上下攒飞甍”则描绘了一座奇特的山峰,其上树木稀疏,屋宇错落,增添了庙宇的孤高与庄重。
诗人提到“此郎片纸附迁史”,暗指某人虽仅凭微小功绩就被载入史册,但也提醒读者,真正的勋业并非仅靠文字记录来评价。接着,他批评某些人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可能导致轻浮和忽视晚成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以“山间一笑为绝倒,多少竖子谈功名”作结,表达了对那些热衷于谈论功名的世俗之人的嘲讽,以及对自然山水间那份超脱世俗的赞赏。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展现了作者对世态人情的独特见解。
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
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颗。
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迎芳后园立,就暖前檐作。
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与君伯氏别,又欲与君离。
君行无几日,当复隔山陂。
苍茫秦川尽,日落桃林塞。
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
故人离别尽,淇上转骖騑。
企予悲送远,惆怅睢阳路。
古木官渡平,秋城邺宫故。
想君行县日,其出从如云。
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
愚者昧邪正,贵将平道行。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三受主人辟,方出咸阳城。
迟疑匪自崇,将显求贤名。
自来掌军书,无不尽臣诚。
何必操白刃,始致海内平。
恭事四海人,甚于敬公卿。
有恶如己辱,闻善如己荣。
或人居饥寒,进退陈中情。
彻晏听苦辛,坐卧身不宁。
以心应所求,尽家犹为轻。
衣食有亲疏,但恐踰礼经。
我今愿求益,讵敢为友生。
幸君扬素风,永作来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