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牛尾狸》
《牛尾狸》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狐公韵胜冰玉肌,字则未闻名季狸。

误随齐相燧牛尾,策勋封作糟丘子。

子孙世世袭膏粱,黄雀子鱼鸿雁行。

先生试与季狸语,有味其言须听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iúwěi
sòng / yángwàn

gōngyùnshèngbīngwèiwénmíng

suíxiāngsuìniúwěixūnfēngzuòzāoqiū

sūnshìshìgāoliánghuángshěng鸿hóngyànxíng

xiānshēngshìyǒuwèiyántīng

翻译
狐狸先生的风度胜过冰雪般的肌肤,名字却还未听说是季狸。
他误入歧途,跟随齐相的错误,被封赏为糟丘子这样的爵位。
他的后代世世代代享受着富贵生活,如同黄雀、子鱼和鸿雁般排列有序。
先生,请试着与季狸交谈,他的言语中定有深意,值得倾听。
注释
韵胜:风度出众,气质优雅。
冰玉肌:形容肌肤洁白如冰雪。
季狸:诗中的虚构人物或实际历史人物。
齐相:古代齐国的宰相。
燧牛尾:可能指错误的指引或比喻不明智的选择。
糟丘子:可能是讽刺或嘲笑的封号。
膏粱:富贵人家的美食,比喻奢华生活。
黄雀子鱼鸿雁行:比喻家族地位的等级序列。
先生:对长者的尊称。
有味其言:意味深长的话语。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牛尾狸》。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半戏谑半真诚的友人赞美诗。

首句“狐公韵胜冰玉肌”以形象鲜明的比喻,将狐公(即朋友)之韵味比作胜过了冰玉,表达了对其文采风流的高度评价。紧接着“字则未闻名季狸”,意味着虽然他的文章美妙,却还未曾听闻他有何名声或成就。

第三句“误随齐相燧牛尾”中的“齐相”指的是历史上以善于选拔人才著称的齐桓公,其后“燧牛尾”则是比喻其能像古代神兽一样发现并提拔人才。第四句“策勋封作糟丘子”,用典故表明诗人希望朋友能像古代贤士那样被朝廷重用,并加以封号。

接下来的两句“子孙世世袭膏粱,黄雀子鱼鸿雁行”则是在祝愿对方家族能够长久兴旺,子孙满堂,如同古人所说的“膏粱之富”,并且希望他们的才能和成就能够像黄雀、鲤鱼、鸿雁一样广为人知。

最后两句“先生试与季狸语,有味其言须听取”则是诗人自称,表示愿意与朋友交谈,因为对方的话语充满趣味,值得细细品味和倾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才华和未来祝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试院感怀

朱户当昼扃,霜帘达夜悬。

沈沈造广庭,皞皞接众贤。

疏莛叩洪钟,短绠汲深渊。

始知学不迨,内顾多歉然。

忆昔居上庠,忝出流辈前。

赋就千金直,诗成万口传。

荀扬迥接迹,班马思比肩。

一从苟干禄,永谢英俊躔。

折腰府县中,糊口道路边。

世俗多见轻,义士谁哀怜。

憔悴有今日,光辉思昔年。

今兹睹秋闱,犹欲争相先。

枯鱼傍江湖,疲马忆蓟燕。

凉风拂翠幕,陇月向人圆。

物景近中秋,客意孤绵绵。

裴回望清光,欲揽不得全。

永怀欢乐时,把酒谢婵娟。

(0)

静乐轩喜成

山县为官不见山,一朝列嶂忽当关。

抽身牒诉时舒眼,领客杖藜聊解颜。

常乐本来由我静,倦飞每尔愧知还。

莫嫌邑小仍兼陋,曾有涪翁赏是间。

(0)

梅溪徙居吾乡北山下·其一

乾坤如此我,牢落百深杯。

腰有难相折,头无可以抬。

南村元亮往,西瀼少陵来。

书了深衣带,千金末矣哉。

(0)

东湖汤饼后进翁展墓饮嵩山踏雨泳归在行相继属和兰亭集献之噤无半语果人情耶·其二

溪桥三日雨轻过,归影苍凉雨奈何。

诗落邙山松柏后,相看有愧少陵多。

(0)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十三

存神认取本来身,此理幽玄可学人。

无漏实成除有漏,迷津才出是通津。

浮生难保千年寿,仙世轻翻万劫春。

堪叹茫茫迷路者,甘将神作北邙尘。

(0)

游洞霄

洞霄深处日栖真,仙子亲曾此致身。

凤阙有人来献礼,溪声山色愈增新。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