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饮经时暑未消,疏林深夜送刁调。
来从塞上疑羌管,听入钱塘误海潮。
千里莼鲈吴客梦,百畦兰蕙楚魂招。
群芳莫漫悲摇落,要遣人间识后凋。
剧饮经时暑未消,疏林深夜送刁调。
来从塞上疑羌管,听入钱塘误海潮。
千里莼鲈吴客梦,百畦兰蕙楚魂招。
群芳莫漫悲摇落,要遣人间识后凋。
这首《秋风(其一)》由明代诗人陈邦彦所作,通过对秋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剧饮经时暑未消”,以“剧饮”开篇,暗示了诗人在炎夏中畅饮的情景,虽暑气未尽,但已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接着“疏林深夜送刁调”,将笔触转向夜晚的林间,通过“疏林”和“刁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仿佛秋风在深夜里低语,传递着某种深邃的信息。
“来从塞上疑羌管,听入钱塘误海潮”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联想,将秋风的声音与遥远的塞外羌笛声、钱塘江的海潮声相联系,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秋风以更广阔的空间感和时间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宏大与深远。
“千里莼鲈吴客梦,百畦兰蕙楚魂招”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吴客梦”和“楚魂招”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千里之外的莼菜和鲈鱼,是江南家乡的象征;百畦的兰蕙,则暗喻了高洁的品格和追求。这两句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最后,“群芳莫漫悲摇落,要遣人间识后凋”一句,以群芳的凋零为背景,强调了即使在衰败之中,也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存在。诗人以此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秋风(其一)》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深岩踏遍寻归路,仙掌依然在碧虚。
无限游人重驻马,岂惟狂客倒骑驴。
挂图天汉朝霞上,落影秦关夕照馀。
千古全生才一士,可怜登览尽丘墟。
不遣西楼对玉函,宋谯频缀副车衔。
今年重污花前酒,犹是扬州别驾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