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精爽皋夔内,一世功名贝锦间。
再梦令狐亦何事,可能到死未心闲。
平生精爽皋夔内,一世功名贝锦间。
再梦令狐亦何事,可能到死未心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松菊堂读史五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以皋夔这样的古代贤臣自比,表达了一生追求精神修养和功业的高尚情操。"精爽皋夔内"意味着诗人的心志如同古代贤相皋陶和夔乐那样高洁,内心充满智慧与正直。"一世功名贝锦间"则比喻他的理想和成就如贝母编织的精美锦缎,既有对功名的渴望,又寓含了淡泊名利的品格。
接下来,诗人提到"再梦令狐亦何事",令狐指令狐绹,唐朝宰相,这里可能是诗人借以自况或感叹历史人物的际遇。诗人疑惑即使再次经历类似令狐绹那样的梦境,也不明白自己为何还会有所牵挂,暗示他对功名之事并非全然不在意,而是内心深处仍有一份难以释怀的追求。
最后,"可能到死未心闲"表达了诗人对于一生未能完全放下追求,直到生命的尽头仍有所期待和不甘心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个人与历史人物的比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人生思考。
长风剪水不成片,城上将军铁为面。
五更吹角堕梅花,天女骑龙泪如霰。
坐令万瓦白参差,人在蓬莱水晶殿。
黄河夜合鼋鼍深,太行晓裂豺狼战。
尚怜庐阜足佳致,五百寒僧不开院。
昆崙朔南日本东,未信天花一时遍。
塞边勒马公所閒,桥上骑驴吾不倦。
化工作巧本容易,腊尽春临已三见。
明知无酒俱冷落,岂有多情更欢宴。
长安市上一贫士,白昼闭门何所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