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其六阁学质公范公》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其六阁学质公范公》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白日无光止水寒,臣心逾苦骨逾酸。

时当阴雨忧方切,勉济云雷屯且盘。

致主有心归一德,招魂无厉逐偏安。

南都应是神游处,羊祜碑前泪万般。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殉难者的深切哀悼与敬意。首句“白日无光止水寒”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愁,仿佛连自然界的光线也失去了光彩,水也变得寒冷,以此象征着对逝去生命的哀悼。接着,“臣心逾苦骨逾酸”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伤,将情感推向深处。

“时当阴雨忧方切”描述了在阴雨天气中,诗人更加深切地感到忧虑和悲伤,暗示了对国家或社会现状的担忧。而“勉济云雷屯且盘”则表达了诗人虽面对困难重重,但仍努力寻求解决之道的决心,如同云雷汇聚,蓄势待发。

“致主有心归一德”表明诗人有着为君主或国家奉献一切的心愿,追求道德上的统一与和谐。“招魂无厉逐偏安”则表达了对那些追求暂时和平而不顾正义的行为的批判,强调了坚守正道的重要性。

最后,“南都应是神游处,羊祜碑前泪万般”将思绪引向历史,提到南都(即南京)作为精神寄托之地,以及对像羊祜这样的历史人物的缅怀,通过在羊祜碑前的泪水,表达了对殉难者及其精神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殉难者的哀悼之情,也蕴含了对国家、道德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士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重阳后菊花二首·其一

寂莫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0)

酬孙延仲龙图

洛社当年盛莫加,洛阳耆老至今誇。

死生零落馀无几,齿发衰残各可嗟。

北库酒醪君旧物,西湖烟水我如家。

已将二美交相胜,仍枉新篇丽彩霞。

(0)

南阳春日十首·其六

客宦逢春病眼开,紫荆花下也徘徊。

谩劳人力书千卷,聊寄天真酒一杯。

明代本期无弃物,孤臣何敢自论才。

且欣腐鼠同乌喙,不怕丹山有凤猜。

(0)

寄陈同甫

古来材大难为用,纳纳乾坤著几人。

但把鸡豚燕同社,莫将鹅鸭恼比邻。

世非文字将安托,身与儿孙竟孰亲。

一语解纷吾岂敢,祇应行道亦酸辛。

(0)

短歌行

富贵得意如登天,自计一跌理不全。

昼食忘味夜费眠,渠过一日如一年。

春蚕得衣耕得食,农功初成各休息。

卖酒垆边纷鼓笛,我过一年如一日。

二者求兼势安可,与我周旋宁作我。

春城桃李岂不妍,雪涧未妨松磊砢。

人生祸福难遽论,庙牺乌得为孤豚。

君不见猎徒父子牵黄犬,岁岁秋风下蔡门。

(0)

冬夜吟

昨夜凝霜皎如月,碧瓦鳞鳞冻将裂。

今夜明月却如霜,竹影横窗更清绝。

造物有意娱诗人,供与诗材次第新。

饥鸿病鹤自无寐,山穷水绝谁为邻。

西村梅花消息动,唧唧寒醅渐鸣瓮。

尽将醉帽插幽香,此生莫作长安梦。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