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人家插艾蒿,纷纷炊黍荐香醪。
客怀寥落真无那,暮雨孤舟读楚骚。
河上人家插艾蒿,纷纷炊黍荐香醪。
客怀寥落真无那,暮雨孤舟读楚骚。
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端午》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首句“河上人家插艾蒿”生动展现了端午时节,河边的人家忙碌地插上艾草以驱邪避疫的景象,富有节日的气氛。接着,“纷纷炊黍荐香醪”进一步描绘了人们煮粽子和美酒,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习俗,显示出家庭团聚的温馨。
然而,诗中主人公的心情却与这热闹的场景形成对比。“客怀寥落真无那”,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落寞,他身处异乡,内心充满思乡之情,无法享受节日的欢愉。最后,“暮雨孤舟读楚骚”以景寓情,傍晚时分,雨打孤舟,诗人独自品读屈原的《楚辞》,寓含了对先贤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端午节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怀念,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霜气添秋肃,蛩声入夜清。
为谁衣未织,向我语偏明。
庭外三更月,床头万里情。
凄然如有诉,愁思动人生。
花神著意驻秋光,不许寒葩陡顿芳。
敷彩盘桓如有待,幽人把玩不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