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人》
《寄人》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子云投阁为奇字,君山杀身非谶书。

埋狱谁能知匣剑,焚城何意祸池鱼。

赐玦应知谢冠佩,杖藜自尔就田庐。

丈夫盖棺事乃已,白发勿羞樵与渔。

(0)
鉴赏

这首诗《寄人》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子云投阁为奇字,君山杀身非谶书”,引用了扬雄(字子云)投阁自尽和君山(即彭蠡泽)因避祸而自杀的典故,以奇字和谶书比喻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人生的无奈选择。这里通过历史人物的悲剧,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

颔联“埋狱谁能知匣剑,焚城何意祸池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命运的不可控感。埋狱中的匣剑无人知晓其锋利,焚城时池鱼无辜受害,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和无辜受难的悲剧。

颈联“赐玦应知谢冠佩,杖藜自尔就田庐”,通过赐玦(古代的一种玉器)和杖藜(手杖)的意象,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赐玦意味着放弃官场荣华,杖藜则象征着归隐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尾联“丈夫盖棺事乃已,白发勿羞樵与渔”,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成就或地位,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盖棺),真正的解脱和满足才开始。对于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来说,不必羞于过着像樵夫和渔夫那样简单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同样可以充满乐趣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扇车

良工巧制鲍鱼形,短架圆机扇比名。

十幅怀箱尘不到,一轮因力羽犹轻。

辗回剧暑轩楹去,载得长风枕簟清。

失喜门边须茗客,隔篱误作碾时声。

(0)

王德言枢密生日十首·其四

庆源淮渎正滔滔,昆季中间誉最高。

三接固知先政地,五兵聊欲试钧陶。

(0)

天台书事十三首·其十三

饭了从容古寺前,杖藜闲倚听清泉。

因看一则邻僧话,搅却老夫中夜眠。

(0)

凤栖梧/蝶恋花·其三会于秋香阁,适令丞有违言,赋此词劝之

昨夜西畴新足雨。玉露金飙,著意鏖残暑。

画阁登临凝望处。馀霞晚照明烟浦。

闲是闲非知几许。物换星移,风景都如故。

耳听是非萦意绪。争如挥麈谈千古。

(0)

减字木兰花

杨花飘尽。云压绿阴风乍定。帘幕闲垂。

弄语千般燕子飞。小楼深静。睡起残妆犹未整。

梦不成归。泪滴斑斑金缕衣。

(0)

挽想庵和尚

想庵住世大玲珑,脱壳谁知脱屣同。

现相维尘非是病,到头法喜本真空。

一尘顿灭灵台上,万劫都销烈焰中。

从此尺丘藏卵塔,白云流水任西东。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