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堆空天地昏,风势猛恶山岳掀。
怪电烧爇嗔霆喧,鲸海起立星汉翻。
玉竿银索倾瓶盆,豪威怒力凌乾坤。
川陆浩渺同一源,泛滥直欲浮高原。
涧谷汹涌龙蛇奔,沟渠溪壑相吐吞。
土肉刮尽惟骨存,漂荡秋稼无一根。
天生烝民主仁恩,覆露养育生理蕃。
谁持害钥开祸门,绝灭黍豆灾元元。
无路能去陈九阍,此事是非安可论。
黑云堆空天地昏,风势猛恶山岳掀。
怪电烧爇嗔霆喧,鲸海起立星汉翻。
玉竿银索倾瓶盆,豪威怒力凌乾坤。
川陆浩渺同一源,泛滥直欲浮高原。
涧谷汹涌龙蛇奔,沟渠溪壑相吐吞。
土肉刮尽惟骨存,漂荡秋稼无一根。
天生烝民主仁恩,覆露养育生理蕃。
谁持害钥开祸门,绝灭黍豆灾元元。
无路能去陈九阍,此事是非安可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猛烈的风雨交加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变化无常。开篇“黑云堆空天地昏”直接设置了一个阴暗、恐怖的气氛,让人感觉到即将来临的灾难。
紧接着,“风势猛恶山岳掀”、“怪电烧爇嗔霆喧”两句,通过对强风和电闪雷鸣的形象化描绘,增添了紧张和恐惧的情绪。这里的“山岳掀”和“嗔霆喧”都传达出一种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力量。
接下来的“鲸海起立星汉翻”、“玉竿银索倾瓶盆”则是对狂风巨浪和天象异常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灾难即将降临的预感。其中,“鲸海”比喻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而“星汉翻”则形容夜空中的星辰被风暴扰乱。
在“豪威怒力凌乾坤”一句中,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力量凌驾于一切之上,无所不及。这是对前述景象的一种总结和升华。
随后的“川陆浩渺同一源”、“泛滥直欲浮高原”则转向对洪水泛滥、山河变形的描写,给人一种末日来临的感觉。这里,“川陆浩渺”指的是江河和大地都被洪水淹没,而“同一源”则暗示了一种混沌初开的情景。
在“涧谷汹涌龙蛇奔”、“沟渠溪壑相吐吞”两句中,诗人通过对山谷、河流和溪壑的动态描写,展现了洪水带来的破坏性力量。这里,“龙蛇奔”形象化地表现了水势的狂野,而“沟渠溪壑相吐吞”则生动地描述了山川间水流交织、互相冲击的情景。
紧接着,“土肉刮尽惟骨存”、“漂荡秋稼无一根”两句,则是对洪灾后果的描写,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灾害的严重性。这里,“土肉刮尽”形象地表达了土地被冲刷殆尽,只剩下坚硬的“骨架”,而“漂荡秋稼无一根”则直接指出了洪水对农业生产的毁灭性影响。
在“天生烝民主仁恩,覆露养育生理蕃”中,诗人转向了哲学和宗教的思考,似乎在寻找灾难背后的天意或宇宙秩序。这里,“天生烝民”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宏观考量,而“仁恩”、“覆露养育”则是对大自然赋予生命和滋养万物的一种赞美。
然而,在“谁持害钥开祸门,绝灭黍豆灾元元”两句中,诗人又转向了悲观的思考,质疑着灾难背后的原因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影响。这里,“谁持害钥”和“绝灭黍豆”都暗示了一种对于灾难来源的不解和无奈。
最终,“无路能去陈九阍,此事是非安可论”则是在表达一种困境和无助,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想要逃离这场灾难,也找不到出路。这两句以一种哲学的思考结束了整首诗,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灵石有殿不知年,日炙风吹太可怜。
今日诸郎争著力,要令突兀在人前。
人前莫作土木见,八面浑无刀斧痕。
似此殿成安底佛,释迦弥勒是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