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梅扑地白毡班,细柳结烟金缕繁。
春华年年来不已,人生七十半衰残。
少时豪放犹不敌,何况羁栖落荆蛮。
囊中琵琶金凤闲,古曲情深属谁弹。
病目矇矇对荒山,东风有意为掩关。
弃置万事一梦还,江湖水生愁夜寒。
宫梅扑地白毡班,细柳结烟金缕繁。
春华年年来不已,人生七十半衰残。
少时豪放犹不敌,何况羁栖落荆蛮。
囊中琵琶金凤闲,古曲情深属谁弹。
病目矇矇对荒山,东风有意为掩关。
弃置万事一梦还,江湖水生愁夜寒。
这首《春日行》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描绘了春日里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句“宫梅扑地白毡班”,以“宫梅”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如同白色的毛毯铺满大地,既展现了梅花的洁白与繁茂,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接着,“细柳结烟金缕繁”一句,通过细柳与晨雾的结合,营造出一幅清新而朦胧的画面,金缕的运用增添了画面的细腻与生动感。
“春华年年来不已,人生七十半衰残”两句,将自然界的循环更迭与人生的短暂相联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春华虽年年复来,但人的一生却只有一次,且大多在老年时走向衰败,这种对比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深思。
“少时豪放犹不敌,何况羁栖落荆蛮”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少年时期的豪放与现实生活的困顿,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与感慨。身处异乡(荆蛮之地)的羁旅生活,让豪情壮志难以施展,凸显了人生的不易与艰辛。
“囊中琵琶金凤闲,古曲情深属谁弹”两句,借琵琶这一传统乐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琵琶虽在,但无人能解其中深意,古曲虽美,却无人弹奏,象征着诗人情感的无人共鸣。
“病目矇矇对荒山,东风有意为掩关”描绘了诗人因病眼模糊而面对荒山的情景,东风有意为之掩关,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现出一种被世界遗忘的孤独感。
最后,“弃置万事一梦还,江湖水生愁夜寒”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将所有烦恼与忧虑都视为一场梦,最终归于平静。江湖水生,夜晚寒冷,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表现了一种超脱与释然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个人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坚韧与智慧。
应是圆玄降瑞精,散为秾丽遍邗城。
重苞叠蕊三春后,腻脸丰肌百态生。
一自毫堂甄异品,至今花谱续嘉名。
都缘尤物多奇变,岂为繁华逐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