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尽云山此杖藜,布袍随意坐山溪。
心无困扰柴关迥,梦有馀閒野鸟啼。
囊里桐音多旧谱,岩前树色试新题。
美人望望家何在,流水桥东竹坞西。
看尽云山此杖藜,布袍随意坐山溪。
心无困扰柴关迥,梦有馀閒野鸟啼。
囊里桐音多旧谱,岩前树色试新题。
美人望望家何在,流水桥东竹坞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联“看尽云山此杖藜,布袍随意坐山溪”,诗人以杖藜行走于云雾缭绕的山间,身着随意的布袍,自在地坐在潺潺溪水旁,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杖藜”不仅象征着行者的工具,也暗含着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心无困扰柴关迥,梦有馀閒野鸟啼”,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远离尘嚣的柴门之外,心灵得以彻底释放,梦中还能听到远处野鸟的啼鸣,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颈联“囊里桐音多旧谱,岩前树色试新题”,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音乐家,囊中的桐音代表着他丰富的音乐知识与经验,而岩前的树色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尝试新的诗歌题目。这一联巧妙地将音乐与诗歌结合,展现了诗人艺术修养的深厚。
尾联“美人望望家何在,流水桥东竹坞西”,诗人通过“美人”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流水潺潺的桥东,竹林环绕的坞西,美人遥望,却不知家在何处,这种情感既深沉又略带忧伤,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以及对故乡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先哲家为山,予独爱坦夷。
后园积土丘,铲高平其低。
我无治平术,仿井理蔬畦。
纵横称疏密,南北方东西。
以兹如我心,周正无斜攲。
抱瓮有代劳,桔皋遂忘机。
老夫自退食,随意行杖藜。
非徒见生意,亦且调燮之。
培灌自时若,雨旸不可期。
怀彼灌园翁,食力无忸怩。
利泽苟公溥,何必拔园葵。
岂无废地力,而况暴殄为。
理蔬不愧高,理蔬不愧卑。
不熟知时馑,举箸思氓疲。
天下尚多山,崎岖不可犁。
安得尽经理,井授无流离。
岂止无流离,乡井无寒饥。
饥寒不切身,礼义生天彝。
四方措兵刑,馨香格神祇。
始知农圃事,是为太平基。
泉叟癸巳冬,理蔬作此诗。
《治官舍后小圃种蔬大吟》【明·湛若水】先哲家为山,予独爱坦夷。后园积土丘,铲高平其低。我无治平术,仿井理蔬畦。纵横称疏密,南北方东西。以兹如我心,周正无斜攲。抱瓮有代劳,桔皋遂忘机。老夫自退食,随意行杖藜。非徒见生意,亦且调燮之。培灌自时若,雨旸不可期。怀彼灌园翁,食力无忸怩。利泽苟公溥,何必拔园葵。岂无废地力,而况暴殄为。理蔬不愧高,理蔬不愧卑。不熟知时馑,举箸思氓疲。天下尚多山,崎岖不可犁。安得尽经理,井授无流离。岂止无流离,乡井无寒饥。饥寒不切身,礼义生天彝。四方措兵刑,馨香格神祇。始知农圃事,是为太平基。泉叟癸巳冬,理蔬作此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elyp1IaTTK.html
三阳舒盛德,万物皆发生。
试问胡乃尔,隆冬闭元精。
天道专乃直,地道翕而辟。
欲会天地心,毖之在恭默。
小毖通神明,大毖天地贞。
毖之复毖之,上下同流行。
查子开名斋,独得毖之义。
不愧此屋漏,可以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