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舒盛德,万物皆发生。
试问胡乃尔,隆冬闭元精。
天道专乃直,地道翕而辟。
欲会天地心,毖之在恭默。
小毖通神明,大毖天地贞。
毖之复毖之,上下同流行。
查子开名斋,独得毖之义。
不愧此屋漏,可以配天地。
三阳舒盛德,万物皆发生。
试问胡乃尔,隆冬闭元精。
天道专乃直,地道翕而辟。
欲会天地心,毖之在恭默。
小毖通神明,大毖天地贞。
毖之复毖之,上下同流行。
查子开名斋,独得毖之义。
不愧此屋漏,可以配天地。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题毖斋》,以“毖”字为核心,探讨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与天地的关系。首句“三阳舒盛德,万物皆发生”,描绘了冬去春来,阳气复苏,万物生长的景象,象征着生命力的勃发。接着诗人质疑:“试问胡乃尔,隆冬闭元精”,表达了对冬日万物休眠的不解,暗示了生命在严冬中潜藏的奥秘。
“天道专乃直,地道翕而辟”两句,通过天道的刚直和地道的柔顺,揭示了宇宙间的阴阳平衡与变化。诗人强调要“欲会天地心,毖之在恭默”,即通过谦恭和沉默去领悟天地的至理,这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小毖通神明,大毖天地贞”进一步阐述了谨慎对待事物的原则,既要通达神明,又要保持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最后,“毖之复毖之,上下同流行”,强调了这种谨慎态度应贯穿于生活的始终,且影响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诗的结尾,湛若水自述创作此诗的目的,称其斋名为“毖斋”,是因为他深得“毖”字的真谛,认为自己的修为足以匹配天地,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学术追求的自信和对天地自然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展现了湛若水深厚的哲学思考。
瞻彼崇丘,其林蔼蔼。植物斯高,动类斯大。
周风既洽,王猷允泰。漫漫方舆,回回洪覆。
何类不繁,何生不茂。物极其性,人永其寿。
恢恢大圆,茫茫九壤。资生仰化,于何不养。
人无道夭,物极则长。
两楹梦断坏梁木,天出斯文生宰木。
翳云拥雾二十里,虎踞龙蟠泰山足。
道德仁义为根株,礼乐枝叶光扶疏。
芘荫百代吾道尊,户有弦诵家诗书。
中间杨墨常蠹食,重欲剪伐逢老释。
崔嵬枯干尚生意,千古堂堂孟韩力。
年来旦旦加斧斤,干为扂楔枝为薪。
知音抱去甚泣玉,观者掩面如悲麟。
大横庚庚紫蛇腹,手板沾恩照绯绿。
老儒扶藉见圣人,岂并枯藤与桃竹。
斯文将坠吾道亡,不绝一线甚滥觞。
岂为区区徇枯木,亦如告朔存饩羊。
孔氏家庭手植桧,楷树相望阅千世。
乱来秦火几番烧,土黑灰寒共憔悴。
灵光殿基秋草深,牧童相唤穿坟林。
青蛙乱聒颜氏井,饥乌落日啼白禽。
佩玉长裾新进士,回视诗书等閒事。
赭袍白马飞将军,阔剑长枪不识字。
中原惨惨无神灵,白骨蔽野无苍生。
只知下石谁手援,老夫有泪洪河倾。
皇极厄会数流血,谁与澄清倒溟渤?
摩挲东家扣胫杖,拂拭囊中击蛇笏。
会当立圣蠲祆昏,鞭击鱼龙起春窟。
《楷木杖笏行》【元·郝经】两楹梦断坏梁木,天出斯文生宰木。翳云拥雾二十里,虎踞龙蟠泰山足。道德仁义为根株,礼乐枝叶光扶疏。芘荫百代吾道尊,户有弦诵家诗书。中间杨墨常蠹食,重欲剪伐逢老释。崔嵬枯干尚生意,千古堂堂孟韩力。年来旦旦加斧斤,干为扂楔枝为薪。知音抱去甚泣玉,观者掩面如悲麟。大横庚庚紫蛇腹,手板沾恩照绯绿。老儒扶藉见圣人,岂并枯藤与桃竹。斯文将坠吾道亡,不绝一线甚滥觞。岂为区区徇枯木,亦如告朔存饩羊。孔氏家庭手植桧,楷树相望阅千世。乱来秦火几番烧,土黑灰寒共憔悴。灵光殿基秋草深,牧童相唤穿坟林。青蛙乱聒颜氏井,饥乌落日啼白禽。佩玉长裾新进士,回视诗书等閒事。赭袍白马飞将军,阔剑长枪不识字。中原惨惨无神灵,白骨蔽野无苍生。只知下石谁手援,老夫有泪洪河倾。皇极厄会数流血,谁与澄清倒溟渤?摩挲东家扣胫杖,拂拭囊中击蛇笏。会当立圣蠲祆昏,鞭击鱼龙起春窟。
https://shici.929r.com/shici/9nseevK.html
香脸轻匀,黛眉巧画宫妆淡。
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转。早是萦心可惯。
那更堪、频频顾盼。几回得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
当时谁解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收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