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单家桥》
《单家桥》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十载桥边路,巾车此重过。

秋声连渤海,寒色下滹沱。

避地红尘远,还家华发多。

来时道旁柳,生意稍婆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单家桥》。诗中描绘了诗人十年后再次经过单家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十载桥边路,巾车此重过”,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与地点,十年间,诗人再次踏上熟悉的桥边之路,乘坐着轻便的车辆,回到了这里。这一句既勾勒出时空的转换,也预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

颔联“秋声连渤海,寒色下滹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氛围。秋天的声音与渤海的辽阔相呼应,寒意从滹沱河蔓延开来,营造了一种深秋时节特有的肃穆与萧瑟。这里的自然景观不仅为诗歌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深刻体悟。

颈联“避地红尘远,还家华发多”,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回归故里的心境。在经历了十年的漂泊之后,诗人终于得以远离喧嚣的都市生活,回到久违的家园。然而,岁月不饶人,归来时已满头白发,这既是对时光飞逝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沧桑的感慨。

尾联“来时道旁柳,生意稍婆娑”,以生动的细节收束全诗。诗人回忆起上次来时,道路两旁的柳树生机勃勃;而今再过此地,柳树似乎也因岁月的流转而显得更加婆娑,充满了生命的韵律。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单家桥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人生的变迁,以及对故乡和过往的深深眷恋。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和何元清韵九绝·其七

莫年筑室北山边,自笑浑无塞屋钱。

巾褐翛然穷亦乐,岂曾有梦到金莲。

(0)

大涤山

穹崇千尺压群峦,终日登临兴未阑。

佳趣清幽尘自涤,升天犹有许君坛。

(0)

南歌子.早春感怀

命啸无人啸,含娇何处娇。江南烟水太迢迢。

璧月琼枝空想、夜和朝。目断肠随断,魂销骨更销。

琐窗风雨不相饶。犹似西湖一枕、听寒潮。

(0)

好事近

小砑碧霞笺,不见近来消息。

玉骨瘦无一把,又不成空忆。

炉熏歇尽烛花残,佳梦了难得。

二十五声秋点,最知人端的。

(0)

题游昭画牛四图·其四

云蔽天,雪欺树。

山径之蹊断来去,飞花扑面朔风吼。

儿把牛索藏短袖,拥鼻冲过缩其脰。

茅芦咫尺且忍寒,儿归附火牛系栏。

(0)

次韵任元受除夕

九重无路扣天阍,万里何时返荜门。

岁晚浓愁催白发,夜来只影落寒樽。

谁令兴发水云国,独忆春归花柳村。

知有笔端三昧力,试将些语为招魂。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