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孝友堂慈竹歌为张稚通赋》
《孝友堂慈竹歌为张稚通赋》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古风

主人家在苕溪曲,不种奇花种脩竹。

客来看竹问何名,主人竹下吞声哭。

自言此竹生质奇,不产终南非嶰谷。

物性能同慈母心,龙孙爱护知寒燠。

谁移此竹种庭阶,老母当年手自栽。

已看翠色凌萱草,自有清阴覆绿苔。

老母辞堂今几载,此竹青青犹未改。

黄土年来上板舆,红尘久已生莱綵。

可怜母逝竹空存,见竹还思慈母恩。

主人一语一呜咽,座客闻之皆断魂。

从今品竹修新谱,不独湘江有泪痕。

(0)
鉴赏

这首《孝友堂慈竹歌为张稚通赋》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以“孝”为主题,通过描绘一株生长于主人庭院中的慈竹,展现了深厚的母子情感和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诗中主人家在苕溪旁,却选择种植修长的竹子而非奇花异草,这不仅体现了主人对竹子的喜爱,更寓意着对母亲的怀念与敬重。竹子在诗中被赋予了慈母的心性,如同慈母般爱护着自己的孩子——竹笋(龙孙),无论严寒酷暑,都悉心照料,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主人提到,这株竹子是其母亲亲手栽种,见证了岁月的流转。竹子的翠色与萱草相映,清阴覆盖着绿苔,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母亲的养育之恩与家庭的和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已离世多年,但竹子依然青翠如初,仿佛在诉说着母亲的恩情永存。

诗的最后一句“主人一语一呜咽,座客闻之皆断魂”,直接表达了主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以及竹子作为母亲形象的象征,触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内心,引发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孝道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及对母爱的赞美与怀念。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送郡守张宗丞·其一

淮汉秋风起,边声不可听。

九重选良牧,内地著郎星。

土沃桑麻长,城荒草树青。

民居多近水,一一是江亭。

(0)

杭山八景·其八九宫霁雪

同云收尽日曈曈,晓霁分明见九宫。

百里远排银笔架,半峰高叠玉屏风。

螺鬟矗矗深藏翠,石剑棱棱欲露锋。

纵使丹青施妙手,难将写入画图中。

(0)

杭山八景·其六板岭云霞

一邦佳景萃峰头,宇宙钟灵自有由。

银竹霏霏山气盛,火轮颗颗水光浮。

年逢旱涝他方苦,世际丰穰此处优。

瞻望巍峨殊不远,登临彷佛帝王州。

(0)

豫章宋都官声父楼上

结架郁岧峣,登眺齐近远。

江湖万顷秋,风烟四山晚。

心赏地曾妍,目行天不尽。

振衣聊消摇,閒看云舒卷。

(0)

如归亭

吴上江上客亭幽,地占姑苏最上游。

万顷重湖朝夕浪,几声残橹往来舟。

凉生领袖蘋风晚,冷射杯盘桂魄秋。

东道正闲时倒屣,笙歌谁惜一迟留。

(0)

石州引/石州慢

半角庭阴,弓月映眉,珠露侵靸。

花棚倒挂风枝,低罥鬓唇叶。

凭肩笑问,甚日罢织流黄,泥人无语吟虫答。

灯近悄分携,溜钗钿犀合。一霎。莲丝易折。

未稳栖鸳,陡惊弹鸭。几度空阶,宵永笛声孤擪。

玉腰烟瘦,□□梨梦香消,醒来凉袖阑干压。

不尽度檐云,写闲愁千叠。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