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
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
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
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
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
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
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
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
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
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
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发秦州》,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农耕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旅途中的孤独与向往之情。诗中“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反映出诗人在外漂泊时对于物质生活的关切,同时也透露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描绘了秦川十月份的景象,寒风凛冽,诗人通过这种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寥与凄凉。随后的“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则是对秦州一带丰饶景色的描写,山清水秀中隐含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等句表明了秦川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则是对当地丰富自然资源的赞美。这些描写既展示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他对于农耕生活的欣赏。
“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内心仍然保持着对旅行和探索世界的热情。随后的“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当前所处环境的人文状况有所忧虑。
最后,“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等句透露出诗人在观察自然景物时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农业生产周期的理解。全诗通过对秦川风光和农耕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与对自然美好生态的赞赏。
居庸关头乱山积,李陵台西白沙碛。
画省郎中貂帽侧,飞雪皑皑马缰湿。
马蹄雪深迟迟行,冷月栖云塞垣明。
铁甲无光风不惊,万营角声如水清。
明年四月新草青,征人卖剑陇头耕。
思君遥遥隔高城,南风城头来雁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