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秦州》
《发秦州》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

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

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

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

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

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0)
翻译
我年老体衰,更加懒散笨拙,生活琐事自己都无法计划。
没有食物就询问哪里是富饶之地,没有衣服就思念南方的州郡。
汉水源地在十月交接之际,天气已如秋天般凉爽。
草木还未枯黄凋零,更何况听到那山水间的幽静。
栗亭的名字更优美,下面有肥沃的田地。
这里满是薯蓣充饥,山崖上的蜂蜜也容易获取。
密密的竹林还有冬笋,清澈的池塘可供小船划行。
虽然旅途遥远让我心伤,但或许能实现一生的游历愿望。
此地地处交通要冲,我担心人情世故繁多。
应对纷繁并非我的本性,登高望远也无法消解忧虑。
溪谷间没有奇特的石头,边塞农田开始微有收成。
这怎能安慰我这老夫,惆怅之情难以长久停留。
夕阳隐没在孤独的军营,乌鸦的叫声回荡在城头。
半夜驾车离去,马儿在寒冷的池塘饮水。
星空月光明亮高挂,苍茫的云雾漂浮不定。
这广阔的天地之内,我的道路漫长而悠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发秦州》,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农耕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旅途中的孤独与向往之情。诗中“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反映出诗人在外漂泊时对于物质生活的关切,同时也透露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描绘了秦川十月份的景象,寒风凛冽,诗人通过这种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寥与凄凉。随后的“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则是对秦州一带丰饶景色的描写,山清水秀中隐含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等句表明了秦川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则是对当地丰富自然资源的赞美。这些描写既展示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他对于农耕生活的欣赏。

“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内心仍然保持着对旅行和探索世界的热情。随后的“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当前所处环境的人文状况有所忧虑。

最后,“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等句透露出诗人在观察自然景物时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农业生产周期的理解。全诗通过对秦川风光和农耕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与对自然美好生态的赞赏。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墨梅

银蟾呵春墨花碧,香落江南浓欲滴。

孤山招得老逋魂,白鹤归来楚云黑。

王孙岁晚客京华,衣上缁尘深一尺。

小姬未嫁怨东风,夜夜高楼吹铁笛。

(0)

择木为娄所性作

提提兮飞鸟,翔而集兮于木。

场有委粟兮而余之不欲。樊则有棘兮非余之乐。

鸷则不仁,曾莫余毒。又集于陵,毋坠于矰。

岂不知兮有命,嗟今之人兮不仁。

(0)

竹枝词十首·其七

风高白海陇云黄,寒雁来时天路长。

山上逢山不归去,何人马蹄生得方。

(0)

送危伯明教授南归

鲤鱼吹浪柳花香,春水还乘日计航。

天外青藜归太乙,人间□发老文昌。

疾风笔陈开生练,细雨书谈校底囊。

好为圣朝宣教铎,育才取次进明光。

(0)

送和林苏郎中

居庸关头乱山积,李陵台西白沙碛。

画省郎中貂帽侧,飞雪皑皑马缰湿。

马蹄雪深迟迟行,冷月栖云塞垣明。

铁甲无光风不惊,万营角声如水清。

明年四月新草青,征人卖剑陇头耕。

思君遥遥隔高城,南风城头来雁鸣。

(0)

无题四首·其二

江头芳树碧重重,中有危楼对楚峰。

尽日娉婷倚窗下,看花不使外人逢。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