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傍龙楼唤雨时,羽毛映日锦䙰褷。
忽惊艮岳烽烟起,来向淇园自在栖。
忆傍龙楼唤雨时,羽毛映日锦䙰褷。
忽惊艮岳烽烟起,来向淇园自在栖。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题宣和竹上班鸠》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忆傍龙楼唤雨时”,回忆起在皇宫竹林中,班鸠曾应呼唤飞翔,其羽毛在阳光下闪烁,如同锦绣般绚丽。“羽毛映日锦䙰褷”形象地刻画了班鸠飞翔时的华美姿态。然而,第二句“忽惊艮岳烽烟起”转折,暗示了战乱或政局动荡,班鸠被战争的烽火所惊扰。“来向淇园自在栖”则表达了班鸠寻求安宁,选择回到淇园(可能象征着和平宁静之地)自我安顿的情境。
整首诗通过班鸠的遭遇,寓言性地反映了作者对于战乱时期人们渴望安宁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环境的向往。诗的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彼君子兮,自序生平,西溪钓徒。
有柴门临水,一群鹅鸭,松关负郭,四壁图书。
注易逍遥,弹琴廓落,屈指知非十载馀。
焚香坐,俯衣晖杰阁,饱瞰晴湖。多时兴在乘桴。
且一苇苍茫纵所如。
看笔床茶灶,沿流容与,渔庄蟹舍,夹浦萦纡。
乍叩閒舷,或延新月,秋水长天碧似芦。
掀髯笑,笑人方梦鹿,我正观鱼。
冰泮金塘,雪消碧瓦,已将春霁閒作。
画鼓敲时,绣旗飏处,辇道晴丝娇惰。
辽后妆楼在,记楼上、朝天梳裹。
如今白玉栏杆,无数燕泥轻堕。词客吟情无那。
怕路近天家,鞭影微亸。
一抹斜阳,几朝禁苑,墙下橐驼閒卧。
纵到花开日,问曾否、连昌上锁。
多少新愁,恰被宫莺啼破。
无诸城已销烽,鹧鸪双引熊幡舞。
鲛宫浪偃,鲤湖波静,欢腾榕浦。
荔子摇丹,石华涨绿,海云佳处。
仗九龙仙令,二泉茂宰,洗兵马,为霖雨。
只我离情万缕。逐盈城、攀辕士女。
摩空瘦鹘,倚墙病骥,飘零谁诉。
落落祢衡,茫茫刘表,此身无主。
送千秋鲍叔,红旗掣电,向闽天去。
此诸公者,乃狂歌未已,离歌又促。
仆本恨人臣已老,怕听将归丝竹。
捩柂秋空,发船月夜,浊浪堆银屋。
我行去作,荆南山下樵牧。
被酒膝席相呼,人生长聚,那得同麋鹿。
欢伯却输愁鬼厚,只是与人追逐。
天若有情,地如埋恨,此会何难续。
他时念我,杜陵男子萧育。
自买得、霜篷风舸。准办乘潮,秋衾梦妥。
讵信连朝,水窗还泊蒜山左。
愁多于水,水却似、真珠颗。
纵使似真珠,尽也有啼珠,添上些个。
故人江阁望,城外层层烟锁。
千帆载恨,谁料是、此间有我。
知甚日、丁卯桥西,随江鸟、片时飞过。
枉费尽、千挝柁鼓,一行樯火。
紫府玲珑,丹房窈窕,长就枝头娇嫭。
看花人逐蝶蜂忙,隔花试寻游侣。醮坛侧去。
露几朵、檀痕浅注。羡盈盈、比人间金谷,更饶幽趣。
花如语。低撼金铃,小向暮春诉。
红颜最怕落花风,乞鍊师、为花重铸。师还念取。
刘郎鬓、已经如许。待来春、元都观又成前度。